....
今日無風,酷暑難當。
燕京,中央國術院。
沒有什麼恢弘的牌面,就好像中海之內的某個閣一樣,如果不說,光聽名字還以為是飯店。
高強大院是燕京的特色,這不算恢弘,那院牆是很尋常的水泥牆,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裝潢,大門上掛著牌匾,上面刻著四個大字。
“止戈為武”。
武之一字,本就是止戈兩個字的結合。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有言: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
前面的院子裡放著許多練習的器械,沙袋,磨盤,水缸,梅花樁和大杆子,還有沉重的夾鋼棍。
在前院裡有二百七十個人在練習,他們的兩隻手平伸,下面各吊著磚塊,最多的一個是兩隻手各吊著十五塊磚頭,幾乎都要觸碰到地面,那手臂動也不動,在磚頭的下面,放置著一塊硬幣。
那塊硬幣是豎起來的,稍稍有一點風吹草動,它就會倒下去。
二百七十個人的頭頂都頂著一塊青磚,同樣是豎著放而不是橫著放,他們的眼神嚴肅,動也不動,那胸口在起伏,微微有氣息浮動,而身子以肉眼難以察覺的微小幅度在不斷調整,配合著自己的呼吸,讓自己的手臂與頸部不受身體呼吸的影響。
他們的腿都分開,扎的是標準的馬步,而這個動作已經持續了有一個小時。
可以看到,許多人的腦袋上,已經是汗如雨下。
前院向裡面去,是一棟老閣樓,明清的茶樓款式,而那門檻處坐著兩個人,年齡都不大,約莫三十出頭,正在對這二百七十個練功的弟子指指點點。
“那個,那個是老馬的徒弟吧,樁扎的不錯,一隻手十五塊轉,比我年輕時候厲害多了。”
“老馬早就有讓他接班的意向了吧,現在是在鍛鍊他的意志力,不過這小子確實不孬。”
“這個不行,腿已經開始打晃了,誒誒誒,你看,差一點那硬幣就要倒下去了。”
“風沒起來,還好還好.....對了你知道麼老劉,聽說我們這裡最近要來一個高手。”
“得了吧啥高手,你火星人啊,那傢伙已經被調到軍部去了,不厲害,就是個水貨,到我們這裡也就只能在三層之下徘徊,那第四層樓和第五層樓上不去。”
“咱們這裡是中央國術院,上不去四五層,好意思出去說是國術院的人?”
兩個人互相交談,言語之中透露出許多的訊息。
國術院的外面像是老茶樓,但是有五層。
第一層是弟子練功的,包括前院後院,還有內院以及一層樓。
第二層是辦公區域,是文職人員。
第三層是武術教頭,是教武的人。
第四曾第五層,這兩層就是高手聚集的地方,沒有得到裡面的人承認,第三層的人是上不去第四層的,更不要說第五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