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定遠縣,秦氏商鋪因為香皂對人造成毀容,被查封了。
另一邊是除了定遠縣,分店出售的新香皂被哄搶一空。
這二者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後,給人的感覺就是諷刺。
一方被官府否定,一方被群眾肯定。
在大家看來,秦氏商鋪被查封了,應該會做些什麼事情。
可結果就是,秦氏商鋪擺爛了,破罐子破摔,就這樣放著不管了,被查封就被查封,連掌櫃夥計都撤了。
可反之,分店多面開花,不管是新香皂,還是絕美的布匹,都引起市場的巨大反響。
秦氏商鋪的擺爛只是針對於定遠縣,從而把精力全部都放在分店上。
給人的感覺就是。
你在針對我,那我就不陪你玩,我就去別的地方。
如果這事不是秦氏商鋪做的,大家會認為這是一種懦弱認輸,是不敢在定遠縣招惹是非。
可這事是秦氏商鋪做的,再到分店的發展的情況,就讓人覺得,這就是一種諷刺。
諷刺需要有對比。
秦氏商鋪被查封的第一天,大家沒有什麼感覺,
被查封的第二、三、四天,明顯感到定遠縣冷清了,怡紅樓的姑娘都在抱怨客人少了。
被查封的第五、六、七天,斷裂感油然而生,感覺就是,定遠縣從一個人見人愛的名妓,變成家裡多看一臉都嫌棄的黃臉婆。
在定遠縣身上,有什麼東西在流逝著。
以市儈的目光來說,那就是錢。
之前,定遠縣有著一個個外來客,他們給定遠縣帶來了一筆筆收入。
如今,這些外來客都跑了,跑去那些開著分店的地方。
第一次,大家正視秦氏商鋪被查封后的影響。
七天的時間,大家的想法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中也包括了範經綸和范家。
看到秦氏商鋪被查封,卻連屁都不敢放,他們得意極了,為自己的計謀大聲叫好。
在知道秦氏商鋪跑出別的縣城開分店,覺得是怕了自己,是識時務的表現。
只是隨後,秦氏商鋪開了一家家的分店,生意更越來越好,讓他們覺得心裡不舒服。
而接著,在定遠縣發生的變化,他們都看著眼裡。
本來對付秦氏商鋪,是為了搶奪市場。
現在,定遠縣的市場是搶奪了過來,卻發現自己的收入還不如之前。
原因是,消費的人都不在定遠縣了,他們都去光顧秦氏分店了。
這樣的結果不是自己想看到的,可自己又能怎麼做。
除非是讓所有秦氏分店都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