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的目光停在理交織起來的圓圈上。
現在春秋繁露已經書寫大半,這個小型的理想國已經成型,只要他願意,這世間立刻就會多一名聖者。
當然這個聖者是充滿水分的。
“天下最弱的聖者,而且還是連哲人都打不過的聖道。”
他不禁露出了幾分笑意。
若是他在天人之境開啟這本典籍,或許就能一書成聖,而且還是一舉成為至少是子路那個等級的聖者。
陳勝現在想成為文道聖者,那就只能是一個水貨聖者了。
聖者的理想國都是經過千錘百連,每一個文種在開闢理想之門的時候,就一步步的開始對其中的思想和道理一條一條的捶打。
每一步都是堅實無比。
就好像搭房子。
聖者們都是以摩天大樓為目標。
從打基地開始就是一步一步來,直到最後成為摩天高樓。
而這個圓圈也是想著摩天大樓,只不過他只是搭個木架子,其他什麼也沒有,包括地基。
摩天大樓可以歷經風雨,而這個木架子一吹就倒。
兩者說起來都是房子,房子主人的性質是一樣的。
但是根基絕不一樣。
陳勝收起思緒,不再思考,他有推演器這等神器在手,現在選擇木架子那不是傻子嗎?
沉吟良久,強壓心中那絲渴望。
這樣的誘惑,很多人都難以壓制,一步登天的機會,就這麼放棄,也需要有強大的意志。
開啟竹簡繼續抄寫。
剩下的章節足夠將這個木架子繼續往上面再搭幾十層樓。
陳勝之前說的竊取儒家一半的氣運,雖然有吹噓的成分,但是如果是天人來寫,或許真的能夠成功。
他估摸一下現在的進度,他並不清楚到底獲得了多少儒家氣數,但是對於他今後來說是足夠使用了。
陳勝絕沒有想到一卷春秋繁露會帶給他這麼多東西。
遠遠超過了推演器的獎勵。
不過,這些典籍都是推演器的獎勵,功勞都是推演器的。
想起意志海深處的東西,陳勝有些猜測,應該就是推演器。
算算時間,陳勝也不敢耽誤。
隨著他的書寫,天空中的畫面繼續,而各地的修士,書吏以及學子們都繼續抄寫。
時間不斷流逝,天光大亮。
天空中的畫面還在,只是沒有了開始的清晰。
但是所有抄寫的人都沒有離開。
文章不斷的出現,眾人的心頭也有些放鬆,一夜的書寫,已經有六十多篇文章出現。
此時整卷典籍的架構全部出現在所有人的面前,如果沒有新的學說或者思想出現,典籍的內容已經可以一窺全貌了。
這或長或短的六十多篇文章,將儒家之學和天下治亂之道完美的結合,雖然不如法家學說那般方方面面全部到位,但是也有一種另闢蹊徑,再開天地的味道。
“法家治世之道,是利用法律的威嚴,強壓人心中的邪念,將他們的行為準則都規定在一個範圍之內,而儒家以前只是利用教化,教化萬民,用道德來規範人的行為。”
“在戰國之時,諸多的實驗,諸多的戰爭都說明法家治世的霸道,遠勝儒家治世的王道,禮崩樂壞之後,想要在豎起王道的大旗何其之難?所以自李悝變法之後,戰國群雄紛紛變法治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