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用核心的山莊以地下室核心為中心,蔓延出無數電路板熒光脈絡。
這些熒光脈絡一路延伸擴充套件,從山莊地下室一路通向整個建築每一個角落之後,又從自由之星鎮守府所在的山丘一路延伸到整座人工島嶼。
這一變化持續了長達數個小時,神奇的畫面即使是在大白天也讓胡毅和艦娘棲姬們看得目瞪口呆。
最後整座還未正式命名的人工小島全部被資料脈絡網覆蓋,在視線看不到的地下建築中也沒有例外,上上下下里裡外外全部被連同起來。
當一切重新恢復平靜,絢麗的脈絡符文一如它神奇的出現又流水般重新回到星島鎮守府地下室核心水晶球后,系統中的“核心啟用中”提示也變成了“啟用完成”。
看起來除了剛才整座人工島嶼被資料化變動之外沒有任何變動,山依舊是山,樹依舊是樹。
但是在胡毅的系統當中卻是多出了一個全新的功能圖示。
點開後整個視野裡出現一幅三維地圖,顯示的是整座小島的三維立體地圖,精細度比列剋星敦以往作戰場沙盤的三維模擬還要超出數倍。
起碼列剋星敦太太沒精力將一整座島嶼上細緻到每一棵樹都模擬的惟妙惟肖,還隨風搖擺具現出了整座小島每一絲的變化。
虛擬小島整體現象出了幾個明顯不同的視覺效果。
很神奇,好像看起來就是一副三維沙盤,但又有遊戲畫面中的層次感,有種滑鼠往上面一方畫面就為你顯示出某一個目標虛線形狀。
最顯眼的是島嶼中心最高點的鎮守府山莊,奇特的表現方式讓胡毅一眼就看懂了,這是地圖上第一也是唯一一座“建築單位”。
其他原先建造的房子都被算成了“舞臺”,不能進行單獨選取和子頁面操作。
第二層次就是整個舞臺,也就是整座人工島嶼,只要胡毅需要,畫面能從任意角度旋轉放大縮小,甚至剖析截面的形式呈現在胡毅眼前。
可惜整個“舞臺”是為一個整體,類似經營類有中玩家基地所在的某某城或某某山,然後由玩家決定在什麼位置建造什麼建築。
除了人工島嶼這座“舞臺”,地圖上還有另外數量眾多的小“舞臺”,正是目前十二位深海棲姬的棲島,還有周邊海域上停靠著的大量艦娘們的艦體。
胡毅還在上面看到了列剋星敦,威爾士親王,黎塞留等艦娘們的艦體標記。
最後就是廣域無邊的蔚藍海面的背景圖了,那東西似乎不歸系統管轄,胡毅想動它也動不了。
總的來說,城堡之心的啟用將囊括虛空之遺在內的整座海上城市變成了經營類遊戲畫面,而自由之星鎮守府就是胡毅這個“玩家”建造的第一個建築。
哦,先在還不能叫自由之星來著。
因為整個地圖上除了艦娘們的艦體,包括虛空之遺十二位棲姬的棲島在內,每一個“舞臺”模組都還沒有名字。
暫時顧不上艦娘們的驚奇,胡毅在系統平臺上選中唯一的建築單位,也就是他現在所處的鎮守府建築,以系統同步來的操作方式調出命名模式。
以前胡毅習慣將自己的鎮守府叫自由之星來著,寓意是北方海域上的一顆星星。
但經過中間多次的修改計劃,鎮守府已經從當初一整座小島變成了人工島嶼中心的一座山莊,相當於是鑲嵌在一座城市中的閃亮星星。
一絲猶豫之後,胡毅放棄了過去命名的“自由之星”,而是選擇了一個更加中二的名字:幻想鄉!
咳咳!
看著系統顯示中山莊所在的模組正式被確定為“幻想鄉”,胡毅臉皮再厚也有點受不了乾咳兩聲,有點羞臊。
還好這個世界應該沒有人會笑話他這個起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