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自打那日讓自己送酒水開始,長孫衝就開始下套了。
就說嘛,一千升酒水,何必非要讓自己送,還美其名曰見識皇家園林,實際上動的是這份心思。
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遺傳了他爹老奸巨猾的性格,從小心眼就多。
廚房裡已經準備好各色蔬菜,調料和工具,別的什麼都沒怎麼在意,但瞧見“紅嘴綠鸚哥”的時候,陳魚頓時眼睛放光。
菠薐菜,也就是後世經常吃的菠菜。
這玩意可是剛剛引進大唐的作物,民間根本見到的,只有皇家和頂級權貴之家才能見到,著實是稀罕物。
陳魚立即動了心思,臨走的時候怎麼也得順走一些,自己也就罷了,拿回去給家裡人嚐嚐鮮。
尤其是蓉娘,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菠菜可是一種富含鐵元素的蔬菜,食用多有裨益。要是再能弄到點種子,就更妙了。
切菜的事情陳魚幾乎不用費事,原本宮中的庖廚雖然不會炒菜,但刀工都是一流,只要陳魚吩咐,都能似模似樣。
炒菜自然就得陳魚自己上手的,植物油倒進鍋裡,高熱烹炒,不一會兒幾道精緻的菜餚便出鍋了。
幾個宮廷庖廚看的很認真,全程幾乎不眨眼,對這門新式的烹飪受益充滿興趣和求知慾。
作為廚子,他們對美食有著起碼的判斷力,雖然沒有親口品嚐,單單從色澤與氣味上判斷,陳魚所做確實美味。
那麼,掌握這門手藝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能在宮中立足,哪怕只是個小小的庖廚,也都是人精,有人立即開始刻意套近乎,討好陳魚。
對此,陳魚來者不拒,不為別的,就為了那幾筐菠薐菜。
當然了,想來其中也有庖廚不是專門為了學手藝,也有監視的意思。雖說廚房裡所有物件、蔬菜、調料、糧食都是精挑細選過,幾經勘察,絕無毒素之物。
但宮廷侍衛仍舊不放心,生恐出現差錯,一切可能被動手腳的地方,都得小心防備。甚至陳魚的菜餚搭配他們都十分關注,這年頭食物相剋的說法還是很有市場的。
菜餚端出去之前,還會專門有個內侍品嚐,大概就是傳聞中的試毒太監,看來這個傳統由來已久。
不過這也是個幸福的職位,能夠先一步品嚐到帝后尚未入口的美食,吃遍山珍海味。絕對是尋常人沒有的口福,當然了,需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哪怕一萬次安全,只要一次有毒,那就死翹翹了。當然了,這種機率很小,在常寧宮就更小了。
李孝恭的防備當真足夠嚴密,足可見李世民對李淵安全的重視。
雖說在一定程度上,李世民希望自己的老爹早死,送那麼多美女入宮,讓一個花甲老人縱情聲色,意圖何在?
但這個過程必須是緩慢的,否則一來他情感上未必能做到,弒兄殺弟和弒父還是有區別的。
更重要的是,當前這個局勢下,李淵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李世民有嘴說不清。
惡名在外,少不得遭到猜忌和懷疑,名聲受損是必然的。必然會有人藉機生事,興風作浪,後果將會十分嚴峻。
在羅藝反叛,突厥來襲的情勢下,斷不敢有這樣的情形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