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內。
這時候早朝已經散去了,可李世民卻並沒能閒下來。
他坐在龍椅上,眉眼中帶著焦慮。
而面前,是房玄齡、魏徵等一干朝中肱骨之臣,每人手裡都拿著一本奏摺在翻看。
顯然,讓他們這麼憂心的,絕對不是什麼小事。
過了好半晌。
李二陛下才揉了揉眉心,沉聲開口。
“如今劍南、關東等地二十四州大旱,流民遍地,已經在往關中走了。”
“諸卿可有什麼好法子解決?”
聞言,底下群臣都是面面相覷。
自從李世民登基後,天底下的旱災洪災甚至蝗災,難道鬧得還少嗎?
這一次的二十四州大旱,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他們要是有好辦法,早就提出來了,哪裡還等得到現在。
可既然陛下問起,他們當臣子的,也不可能什麼都不說,否則就是怠政。
房玄齡拱手回答道:
“啟稟陛下,臣以為如今已經入秋,不久後便要入冬了,流民們的安置是個大問題。”
“不如頒發政令下去,讓底下其他州府收容流民,至少等熬過冬天再說。”
李世民疲憊地嘆了口氣。
讓流民途經的州府去收容,說得倒是簡單。
但凡不是富庶之地,那些州府哪裡有那麼多糧食,能供給幾千人吃喝幾個月?
見狀,旁邊的蕭瑀也上前了一步。
“啟稟陛下,臣倒覺得這樣不太妥當。”
“既然流民是往關中進發,那麼房公所言的州府,必然是關中那些。”
“可關中糧倉實際也並不富裕,尤其前幾年,咱們關中也鬧了旱災洪災。”
“不若派人將他們分出一部分去江南,那裡富庶些。”
聞言,李世民腦袋更疼了。
把難民們分流去江南?
虧他說得出來!
除開劍南道那些,關東位於中原,那些流民要憑著雙腿走去江南,天氣也愈發寒冷起來了……
怕是路上就得死七成!
太極殿內,氣氛忽的沉寂下來。
在天災面前,除了開倉放糧,收容難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還有一些事情,這些大臣們並沒直說。
如果餓殍遍地……
最大的問題,就是防止大災過後的大疫啊。
正此時。
殿外忽然有宮人通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