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剛一放亮,集結令便響徹整個營地。
泉新悠和鳴人等一眾上忍迅速集合到指揮部。
一夜未眠的鹿丸見他們到齊,便開始分配任務。
泉新悠聽完,總結起來就一句話,他們這些上忍,就是用來對巖隱一方進行斬首行動,和預防敵方的斬首行動的。
這場戰鬥的實際指揮,反而是那些中忍們。
畢竟,中忍的選拔理念,本就是一個小隊的指揮者。
分配完任務,鹿久輕吐了一口氣,隨即便嚴肅地說道:
“諸位,凱旋歸來!”
“是!”
眾人齊聲應道,瞬間時間,帳篷內便只剩下了鹿丸等一眾指揮官。
叢林之中,泉新悠等上忍在樹與樹之間,快速地穿梭著。
或許在下忍與中忍們看來,戰爭對於他們這些弱小者,是殘酷的。
戰爭只是那些實力強大的上忍,及部分中忍們迅速提升自己的通道。
但對於上忍來說,戰場又何嘗不是殘酷的。
與在大戰場上廝殺的忍著們相比,他們需要經歷的廝殺更加的殘酷。
他們需要與巖隱的上忍,率先進行一波“消耗”。
這個消耗不是指消耗對面上忍的查克拉,苦無之類的東西,而是他們的……命!
同理,巖隱的上忍們也需要對他們這方的上忍進行一波“消耗”。
這是為了避免對方的上忍過多,衝進大戰場之後,對己方的忍者造成大量的損失。
畢竟在正面的廝殺中,上忍與中忍之間的差距,簡直難以量計。
兩刀一個小朋友(中忍),對於大部分上忍來說,還真不是開玩笑的。
這種戰爭模式,自第二忍界大戰之後,便成為了各方相互遵守的規則。
當然,這種戰爭模式有利也有弊。
如第三次忍界大戰中聞名遐邇的木葉白牙、黃色閃光等人,名頭如此響亮。
除了自身實力的因素外,很大一部分也得益於這種戰爭模式。
這些人在對敵方的上忍完成收割之後,便可以進入大戰場,對敵方的“雜魚”進行收割。
直接推動了一場戰爭的天平傾斜。
在泉新悠看來,這種戰爭模式之所以會成為各方的“慣例”,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上忍的戰力飛躍太大,在大戰場上容易對其他忍者“割草”。
二是上忍在一個村子中,也算是特權階級。對於一個集體而言,特權階級要是固化的話,容易產生太多的矛盾了。
所以就需要時常更新“血液”。
不過這種上忍的碰撞,也就在戰爭的初期發生。
“注意!十二點鐘方向,三公里,人數比我們多五個!”
一名日向族的上忍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