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把這本《傷寒雜病論》寫出來,那這天下亡於傷寒者亦能大大減少,乃是功德一件!
……
另一邊,殿中同樣喝到醉意朦朧的呂不韋等人突然接到了斥候帶回來的情報。
孫隱率領韓魏合縱聯軍至少十五萬,出現在函谷關外二十里處!
聞言,呂不韋不由心頭一振:“此話當真?”
“屬下斷不敢欺騙呂相。”來稟之人說道。
呂不韋與身邊的蒙驁、王齕等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濃濃的戰意和興奮之色。
沒錯,就是興奮!
若換做數天前,他們只怕一個個都要如臨大敵一般,但現在關中疫病即將結束,軍中士氣已經恢復,反觀合縱聯軍……據秦國特地派出的深入敵後的探子來報,合縱聯軍已然軍心渙散。
“孫隱終於等不及了啊。”蒙驁蒼老渾濁的眸子中露出戰意。
“他也是陷入了進退兩難之地,因為疫病一事,燕趙楚三國已經在猶豫要不要淌這趟渾水,若孫隱再不打出些戰國,只怕合縱連軍不戰而敗!”王齕說出了孫隱來攻的其中一個原因。
“王老將軍言之有理。”
蒙武笑道:“既然來了,定叫他有來無回!”
“諸位可有何良策?”呂不韋問道。
“雖然不知道這位兵家少主在想些什麼,但他既然挑這個時候來攻,足以說明他對函谷關內形勢判斷有錯誤,既然如此,末將以為當誘敵深入。”麃公撫須,他雖然喝了不少燒刀子,但畢竟是老將,只要談及領兵作戰,他的思路便無比清晰。
“有道理。”呂不韋點點頭。
“除了誘敵深入,更要緊閉關門,讓聯軍以為關內疫病危急,自顧不暇,從而誘導其攻城。”蒙恬說道。
呂不韋思索了一下,覺得可行,旋即便說:“既然如此,不若將城牆上的守衛和巡邏兵士減半,定能讓聯軍更認為函谷關內軍力不足!”
“相邦妙計啊,確有統兵之才也!”眾人抱拳笑道。
“言過了,不過是些許攻心之計罷了,今日之戰,還要靠眾將軍領兵出戰才是。”呂不韋微微一笑。
“末將願意效勞。”眾將作揖。
這時,吳駒正好回來了。
“來來來,吳駒過來過來。”呂不韋問道。
“怎麼了?”吳駒疑惑的走過來。
“諮詢你件事。”呂不韋問道:“以現在關內的情況,軍力幾何?”
“我咋知道,我又不是將軍。”吳駒道。
“是讓你抗疫總指揮的角度來評判,畢竟這方面你有經驗啊。”
吳駒沉思片刻,說道:“兵士們大病初癒,戰鬥力必然會受影響,但士氣旺盛,取長補短,興許軍力更勝往日。”
抗疫成功的訊息在整個函谷關內傳的沸沸揚揚,今日不止醫者,函谷關內的二十萬兵士也慶祝了一番,如今正是士氣最為高漲之時。
“那就好。”呂不韋等眾人點點頭,有了數,這和他們的猜測是一樣的。
“發生什麼事了?”
吳駒挑眉,看著眾人,旋即想到什麼般,遲疑片刻,問道:“不會是合縱聯軍要攻函谷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