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墨筆硯呈來,吳駒找了個地方鋪上紙,蘸了蘸墨,提筆揮毫!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
“好!”眾人紛紛擊掌。
“若論韻律格調必然是差了一等,但勝在立意深遠!”子楚評價道。
吳駒笑了笑,又拿來一張紙。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第二首!
眾人一驚。
這首詩對比上一首,有過之而不及啊!
卻見吳駒又拿來一張紙。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搞定!”
吳駒在最後一首詩的右下角落款,並寫上一行小字——謹以此三首詩勸學。
“吳卿真是文思如泉湧啊!”蒙毅眼中滿是崇拜的目光。
吳駒笑了笑:“低調低調!”
“這兩首詩同樣不遜色於前一首啊!且韻律更勝一籌!”
子楚感慨道:“勤向窗前讀六經、絕知此事要躬行、正是男兒讀書時,好!真是好!吳駒,這三首詩與你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卻是不謀而合了!依寡人看,這三首詩應該告於天下,定能掀起一陣讀書的熱潮!”
吳駒一愣,還真是!
他們之前可都計劃好了,先普及書籍,打破知識壟斷;等到民間有了大批可用之才,再開科舉制廣收人才;最後進入義務教育時代。
書籍的價格很快就要打下來,再加上這三首詩添柴加火,一定會有大批大批的人讀書的!
“大王所言極是!”吳駒重重的點頭。
子楚轉頭看向主管,指著桌子上的三首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