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精通機關術的也不止墨家,還有——公輸家!
雙方風格迥異,墨家善守,這和其“兼愛非攻”的主旨有關,所以機關術的代表作也是用來防禦的連弩車,轉射機,懸滑車等等。
而公輸家善攻,代表作乃是如今在攻城中廣泛運用的器械——雲梯。
公輸家機關術的大師,正是大名鼎鼎的“魯班”,又稱“公輸盤”。
昔年,魯班為楚國製造雲梯攻伐宋國,墨子聽聞後趕到楚國去規勸魯班。
墨子請魯班助其殺人,魯班不肯,稱自己“仁義”,固不殺人。
墨子便藉此問魯班:“宋國又有何罪,楚國人少而地廣,卻以人換地,非智,宋國無罪而受到攻伐,非仁,明白這個道理而不去爭辯,非忠,爭辯而無果,非強,你自稱仁義,不去殺一人卻去殺一國的人,非明智者!”
魯班對墨子的話很是服氣。
但墨子請求他取消攻宋,魯班還是拒絕,因為這不是他能決斷的,再者覆水難收,哪怕他向楚王請求取回雲梯,楚王也不可能聽從,於是墨子又請他引薦楚王。
得見楚王后,墨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問楚王:“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
楚王答:“此人必然有‘竊疾’。”
墨子便說:“楚國有地五千裡,宋國有地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楚有云夢澤,麋鹿遍地,有江、漢,魚鱉滿之,宋國卻連野雞野兔都難尋,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從這個三個角度來看,楚國何嘗不是有‘竊疾’,大王若是攻打宋國,會損傷自己的仁義之名。”
楚王:“說得好,但我還是要打。”
墨子無奈,找來魯班,歷史上第一次沙盤演武爆發了。
墨子以腰帶圍成城池,雙方各顯神通,用自己的器械攻守,但墨子卻九次擊敗了魯班。
魯班技窮,但墨子尚且有餘。
於是墨子勝,魯班敗。
這一戰,墨子不是為了羞辱魯班,而是將自己的守城術展露出來,告訴全天下的人如何防禦,也告訴楚王他的雲梯並沒有辦法攻佔宋國,等於廢了魯班的雲梯。
但魯班輸了卻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魯班氣的吹鬍子瞪眼,稱自己找到了獲勝的方法。
墨子說:“你的方法無非是把我殺了,但我的弟子禽滑釐等兩百人還在宋國,他們傳承了我的機關術和墨守之道,宋國絕不會被攻下。”
楚王最終放棄了攻宋。
魯班也說自己獲勝的方法究竟是否如墨子所說,但天下人都知道了,墨守才是機關術第一,“公輸”只能屈居第二!
墨子和魯班,沒因此產生什麼深仇大怨,二人都是當世大家,對對方很尊重,但這樑子卻是實實在在的結下了,畢竟事關顏面,更事關機關術第一之爭。
後來,公輸家極少再出現於諸侯之下,但卻依然在活躍,魯班沒有再用自己的機關術幫諸侯征伐過其他國家,但傳聞其找到墨子比試過數回,墨子很守信,從不披露比試的內容,但從公輸家後來的反應來看,誰勝誰負一目瞭然。
墨子和魯班都故去後,魯班的後代發誓要為公輸家正名,擊敗墨家,證明誰才是機關術第一。
每一代的公輸家在學成之後便會去挑戰墨家機關術,依舊採用沙盤演武的方式,但每每總是落敗。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墨家和公輸家就這樣僵持了數百年。
這便是機關術的故事,也是墨家和公輸家的故事。
“床弩,公輸家……”
墨家鉅子在沉思。
他點頭:“是很有可能,看來我們的秦國之行要提前了,此行不僅為規勸秦王,也要見識一下這位機關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