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駒頷首,也不多推脫,拿起一塊綠豆糕便塞進口中。
“不急,慢慢吃。”子楚讓侍女斟茶。
吳駒喝乾茶水:“還是邊吃邊說吧,不然耽誤時間,有些事情還是要早做打算。”
“那好,與寡人說說趙國的事情。”子楚將奏章推到一旁,準備傾聽。
光是從吳駒當時傳遞迴秦國的信,從那字裡行間他都窺出邯鄲的波瀾壯闊,實際的情況肯定還要比信中所述離奇、危險十倍!
子楚高聲說道:“所有人退出殿中,到殿外一百米等候,靠近者殺無赦!”
於是殿內所有侍者、侍衛皆退出大殿。
子楚親自給他斟了一杯茶:“不妨講的詳細點,寡人對你在趙國的經歷很是好奇。”
吳駒長出一口氣,將前因後果娓娓道來:“趙國的事情,說來話長,自那日告別後,我從秦國啟程,經過韓國、魏國、最終從燕國進入趙國,一路到了邯鄲,聯絡上了先前在邯鄲潛伏的人手,瞭解了一下大概,覺得迎回公子之事大有可為,便將目標定在了郭開身上。”
子楚問道:“據我所知,郭開此前無名無勢,不過區區中大夫,並且他這個中大夫的實權幾乎為零,尚且不如一些京官中的末流,為什麼你會選擇他?”
吳駒攤手:“原因很簡單,郭開此人少智而無謀,好利而喜財,執迷權勢,貪得無厭,看似什麼優勢都沒有,可他最擅長趨炎附勢、阿諛奉承,又能接觸到太子偃,正是接觸趙國核心層的最好跳板。”
“我化名諸葛亮,用萬花筒、梅瓶兩件寶貝假意接近郭開,稱願助他獲取權勢。”
“他起初不信,可我巧言令色,為他分析局勢,講明利害優缺,博取了他的信任,又讓他向太子贈禮、諫言,使其得到太子親近,之後便到了最關鍵的階段——”
“從邯鄲到上黨這條路線太不保險,就連我入趙時都選擇從燕國繞行,又怎麼可能敢帶公子和夫人走這條路,所以我最終選了一條迂迴路線,那就是北上雁門,從關外繞行!”
子楚點頭。
“可這又涉及到一個點,那就是雁門關緊閉,又有趙長城拱衛,我該如何帶著公子和夫人離開雁門。”
“最終我想到的就是互市之計。”
“互市之計對趙國是百利而無一害,但我再三權衡,覺得互市給秦國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原因有三,第一,趙國能開互市,我們秦國也能,差距在縮小,雙方都在獲利。”
子楚頷首,目前秦國和月氏的互市收益相當不錯。
“第二,用公子和夫人的安危和互市帶來的利益做權衡,還是公子和夫人更重要。”
“第三,我對郭開有足夠的信心,所以不再把他當成月拋工具,我要把他打造成一個紮在趙國心臟的釘子!互市既是用來敲雁門的敲門磚,也是幫郭開敲開趙國朝堂大門的敲門磚。”
“結果就是,我向郭開獻策,郭開向趙太子獻策,太子又向趙王獻策。”
子楚感嘆,層層遞進啊!
透過一個小小的中大夫郭開,吳駒愣是把手伸到了趙王的眼皮子底下,還教對方毫無察覺。
“精彩絕倫!”子楚聽到這裡,忍不住給吳駒鼓掌。
吳駒笑了笑,別誇別誇。
“讓我比較意外的是太子偃難得精明瞭一回,竟然向趙王闡述了互市之計是郭開所創,這省了我不少事。”吳駒說。
“最終互市成功展開,郭開成了趙王眼前的紅人,李牧大破匈奴,滅襜襤,大敗東胡,令林胡臣服,趙國上下一片歡欣。”吳駒說到這裡忍不住感慨:
“李牧確實給力啊,這一戰,他也算是一戰成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