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亥這邊在用餐結束後,眾人就各自回帳睡覺,接著休養生息。
在草原這近一週實在太折騰人了,天天風餐露宿,大家都身心俱疲。
好在食物不用愁,畢竟一張嘴就能喝一肚子的西北風。
這一覺就睡了大半天。
直到傍晚,眾人才醒轉過來。
吳駒出帳,伸了個懶腰,見嬴政在眺望遠方發著呆。
“公子怎麼了?”吳駒走上去詢問。
“一覺醒來恍惚了,下意識以為自己還在邯鄲,還在林胡,還在草原上。”嬴政說。
時至現在,他都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吳駒拍了拍他的肩膀。
“趙亥說月氏王要舉辦宴席,公子要參加嗎?”吳駒問。
“當然。”嬴政頷首。
受制於趙國,他十年間鮮少踏出那座質子府,更別提離開邯鄲,對於外界的一切他都充滿好奇。
他自己也很喜歡長見聞的事情。
於是眾人結伴前往宴席。
“都說月氏與匈奴同俗,不過今日一見,風俗風格卻是差了許多。”
“位置不同嘛,月氏靠西,而林胡、東胡、匈奴都靠北,再者月氏特立獨行,和匈奴敵對,不像林胡、東胡那樣或多或少接受匈奴的文化,自然就不一樣了。”吳駒說。
現在的河西走廊沒有打通,所以月氏並不算西域,因為親近秦國,文化上也受其薰陶。
宴席露天舉行,月氏人已經開始載歌載舞。
“我就喜歡這樣的宴席,不像七國那麼拘束。”吳駒精神一振。
“尊卑有序不是挺好嗎?”嬴政好奇的問。
“尊卑長幼當然是要分的,但七國的宴席,若是熟人還好,若是生人一同參加,總覺得規矩太多,讓人感到不自在。”吳駒聳了聳肩。
“先生這番話換一些諸子聽去了,恐怕要說先生縱容禮崩樂壞。”嬴政笑,但不反對吳駒的看法。
“禮崩樂壞……”吳駒搖搖頭,忽然來了興致,便探討起這個問題:“公子可有思考過禮崩樂壞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難道不是周朝隕落,諸侯互相攻伐?”嬴政反問。
吳駒搖頭:“這是主流看法,但我不覺得是主要原因,亂世固然讓一部分禮樂陷落,但不能理解為禮崩樂壞是戰爭的副產品,正相反,在我看來,禮崩樂壞是時代發展的副產品!”
“隨著時代發展,迂腐的,繁瑣的,註定要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簡潔的,高效的,這具有必然性!
尤其是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百家爭鳴,諸子都在閃耀著自己的思想光輝,七國則變法圖強,簡單來說,就是瘋狂內卷,這更加劇了禮樂崩壞,所以這數百年來不僅卷掉了小國,也卷掉了繁瑣的禮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