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頭啃牛板筋的吳駒也抬頭看向趙亥。
“哈哈,如果不是吳駒,我們哪來這麼多貨物售賣給月氏,吳駒的貨在月氏那可是一等一的搶手啊!他才是頭功!”趙亥豎起大拇指。
原來如此!
嬴政恍然,他對吳駒在秦國的商業版圖沒什麼概念,但在趙國耳濡目染,又對吳駒麾下產業擠壓趙國本土商品生存空間的攻勢很有感受,所以也有一個大概的印象。
“趙大人謬讚了!”吳駒樂呵呵的笑著。
但不得不說,他的功勞確實夠大。
提出互市且不談,但在貨物這方面,秦、趙兩國相比,秦國佔盡上方。
一來,種類上,秦國多種多樣。
二來,數量上,吳駒的貨,秦國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可以優先供應,不像趙國,收集點貨都是束手束腳的。
三來,價格上,吳駒當時給子楚寄信的時候就告訴他,若互市有需要,只需給成本價就行,當然子楚肯定不會這麼做,多少要讓吳駒和他的手下賺點辛苦錢。
但與趙國相比,貨物成本那可真是一個天一個地。
秦國屬於是子楚、嬴政、成蛟——三贏!
“對了,大王有一道命令託我交代給公子。”趙亥說。
“是什麼?”
“大王最近要北上上黨慰邊,他讓公子歸秦之後直接前往上黨便可。”趙亥說。
嬴政點頭,嘴角上揚:“那正好,我也想見識見識這次秦趙之戰!”
眾人邊吃邊聊,談起眾人行走在草原上的這幾日七國發生的事情。
趙亥說,秦趙戰事不錯,蒙驁又下五城。
吳駒對此倒是不奇怪,歷史上這次攻趙收穫本就很大。
聊著聊著又說起雁門關的事情。
吳駒問起了趙儋,不過趙亥對他沒了解,畢竟他身在月氏,訊息也不見得有多靈通。
最後反而是提到李牧離開了雁門關,回到邯鄲去了。
“李牧回朝?是因為戰事不利,要把他派到戰場上嗎?”董翳問道。
嬴政搖頭:“李牧不會上戰場的,起碼這次不會,他守邊十年,在朝中根基不穩,首要目的是要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勢力。
況且他不熟悉戰況,打外族和打秦國,在雁門打和在晉中打是完全不一樣的。
再者說了,趙王固然重用李牧,但也不會拿他去分走廉頗的權,不然讓廉頗怎麼想?讓廉頗麾下將士怎麼想?”
趙亥目露讚許,暗道這大公子果真如傳言中一般,天資聰穎,將事情看得很透徹,大王后繼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