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南去不了,往東不現實,因為邯鄲已經在趙國最東面,一路東行等於我們要穿越趙國的京畿,那比從南邊走風險還大,無異於向虎山行。”吳駒說:“所以我的想法是走北面。”
他的鉛筆最終停在了雁門關。
“我打算北出雁門,從關外繞行,抵達秦國的大散關!”
鉛筆在地圖上划動,在邯鄲和雁門關之間留下一條紅線。
“雁門關?”嬴政捕捉到這個字眼,自然而然的在互市和雁門關之間展開了聯想,問道:“您不會是因為這個才借郭開之口提出互市的吧?”
吳駒頷首:“此前雁門關為防備匈奴而關門緊閉,我便想出用‘互市’之計,叩開雁門關的大門。”
嬴政吸了口氣。
這是真把“互市”之計當敲門磚用啊!
字面意義上的。
“這樣的話……”嬴政說:“總感覺有些虧啊,這麼好的計策拱手便給趙國了。”
吳駒搖頭:“公子若是換個角度想,便不會覺得虧了。”
見嬴政感興趣,他也不吝嗇分享自己的思路:“從邯鄲到雁門關,這條路線遠比去上黨、去上郡更安全,遠比去恆山更近,打通這條線路便是一大收穫。”
“其次。”
吳駒指著秦國和趙國說:“受制於地理因素,有條件實行‘互市’之計的只有秦趙燕三個國家,這種計策只要用出來,沒個三兩次就會弄的天下皆知,藏著掖著意義不大。”
嬴政點點頭,有道理,詢問:“秦國現在在用嗎?”
“不清楚,但我向大王建議過了,我猜他們現在已經和月氏人達成了交易。”吳駒說。
嬴政頷首。
“他們和林胡、東胡做生意,我們和月氏人做生意,差距就已經變小了,還要考慮雁門關解禁後,解·放出的兵力,不過都無所謂。”吳駒說:“公子在外,有所不知,秦國的騎兵已經有了質的提升,現在有信心和趙國的騎兵一較高下,並且我還準備了數種剋制騎兵的方法,‘互市’之計給趙國帶來的騎兵力量,在我看來不值一提。”
嬴政點頭:“先生高明!”
“不值一提。”吳駒擺擺手:“還有第三重益處,便是在郭開身上了,他也是我一開始就決定的目標。”
“郭開此人並不是一次性的,我在他身上投入了這麼多精力,他自然會有別的用處。”
吳駒說:“他現在還不知道我的真實身份,不過之後他會知道,在不久的將來,他會心甘情願的為秦國做事,併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得到這麼一個高階間諜,就算用一萬匹馬來換也是賺的。”
郭開的作用自不用多說,吳駒對他很有信心,不過這不能和嬴政說,總不能告訴他郭開會以一己之力幹翻廉頗李牧,躋身戰國四大名將吧?(四大名將有五個也是很合理的)
嬴政深以為然的點頭,拱手說道:“先生深謀遠慮,受教了!”
吳駒將他的思路剖析給嬴政這麼一聽,他便轉變了思維。
這麼一看,拿互市之計來換還是值的。
“那我們何時離開邯鄲?”趙姬詢問。
“不好說,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吳駒搖頭:“靜候時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