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避重就輕,茶酒陶瓷精鹽要多少給多少,煤炭藥材筆墨紙硯也可以悉數給,糧食嘛,可以給,但不能給種子,鐵器需得慎重!”郭開沉聲說道。
“況且這價格還得向下壓一壓,二百石糧食換一匹馬?翁谷特和赫哈蹋未免太貪婪了吧?”春平君說道。
一通討論之後,由郭開、毛遂牽頭去和東胡、林胡的使團談判。
雖然郭開是外強中乾,但在討價還價這一點上他顯得格外有天賦,談判桌上“舌戰群胡”,說的東胡人和林胡人啞口無言,趙王和平原君親封的趙國第一大噴子毛遂都對郭開頻頻側目,內心頗為佩服。
到了後面,東胡和林胡人被郭開砍的頭皮發麻,放出狠話“你們若是這麼沒有誠意,那我們便不賣了”。
他們只是輸了,又不是觸犯天條了。
況且東胡和林胡雖然沒能耐打贏趙國,但趙國想打得他們叫爸爸也絕非易事,尤其是在南邊還有個秦國虎視眈眈的情況下。
這一仗輸了主要還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匈奴敗的太突然,東胡和林胡此前一丁點開戰的準備都沒有,被李牧按在地上摩擦也是應該的。
再說了,他們可是逐水草遷徙的族群,打不過還躲不過?大不了就是不買東西,反正以前在草原上不也是這麼過來的。
郭開見狀,這才意猶未盡的停止攻勢。
本來郭開自從提出互市之計以來並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操作,但今天正是郭開的勇猛表現,竟然無形中坐實了一切,只能說陰差陽錯,優勢在我,老天都在幫郭開。
最終定下的價格是一匹牛或者羊換8石糧食,一匹戰馬則要用80石糧食來換。
用鐵器、藥材、陶瓷、茶酒來交易也都是一樣的,只是匯率不同,雙方經過商討後都定下了具體的匯率。
除此之外,二族都各類貨物的求購數量也不同,像茶葉這種東西他們就不太願意買。
最終林胡要了十萬石糧食,三千柄各類鐵器與農具,煤炭兩萬斤,酒水一萬罈,各類陶瓷一萬件,茶葉三百斤,筆墨紙硯若干。
東胡所購的數量因為族群比林胡稍大,所以更多一些。
這麼合計下來,兩個大訂單足夠趙國收穫五萬頭牛或羊,亦或者五千匹戰馬。
這還算少的。
林胡和東胡這種數以十萬人計的族群,光是十萬石糧食才夠吃多久?
煤炭更是消耗品,兩萬斤肯定燒不了一個冬天。
這次的交易只是試探。
如果東胡和林胡滿意,之後當然還要繼續交易,屆時收穫一萬五千匹戰馬綽綽有餘!
而且這些戰馬還都是強壯的關外馬!
除此之外,雁門關還有的二十萬大軍,有一千三百輛戰車,一萬餘騎騎兵,五萬精兵,十萬弓弩兵,經過和匈奴、林胡、東胡、襜襤的連番大戰,還剩十萬大軍,戰車六百輛,騎兵三千騎,兩萬精兵,七萬五千弓弩兵。
趙王丹整個人都開朗了。
“優勢在我啊!”他這麼對臣子們說道。
如此一來,他至少能抽出七萬大軍支援南線戰場,光騎兵就有近萬!
本來形勢十分僵持的仗瞬間就好打多了。
趙王丹看郭開越發順眼。
要不是郭開這樣的臣子,哪裡來現在的大好形勢?
“郭開是趙國的棟樑啊!”趙王丹如此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