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開升任上大夫後,吳駒讓他安心在府中好好待著,等待雁門關的訊息。
李牧的動作十分迅速。
前後不過一週的功夫,雁門關就傳來了捷報。
邯鄲小院。
嬴政得到了李牧大敗匈奴的訊息,不禁皺眉,對身邊一魁梧侍衛說道:“李牧是良將啊,如今大敗匈奴,趙國的北方再無隱患,雁門關的大軍要被調到秦國戰場,這一仗的規模更大,也更難打了!”
魁梧侍衛頷首:“確實如此,不過臣以為,依託上黨,我們進可攻,退可守,最起碼在上黨那群山萬壑的地形中,趙國的騎兵難以施展開手腳!”
嬴政頷首:“就是不知道父王要如何應對……”
正想再說話,身後卻傳來呼喚聲:“政兒,來吃飯吧!”
“知道了母親。”嬴政答應。
與此同時,郭府。
郭開一大早就被趙王叫進宮,後者將李牧大敗匈奴的訊息告訴了郭開。
郭開聽後忍不住驚歎李牧的能征善戰。
“如此,便請大王令李將軍肅清關外!待關外平定,臣自當實行互市之計!”郭開說道。
趙王丹欣然答應。
郭開現在的上大夫官位雖然還是不高,上面還有各種公卿君侯,但憑藉著一手互市之計,也算是半隻腳踏入核心層。
在郭開幫助下,吳駒拿到了一份詳細的戰報。
說起李牧鎮守雁門關以來,那可真是十年如一日。
近十年來,在李牧指揮下,鎮守雁門關的將士每天要做的就是不停的操練,練習射箭騎馬,沿著趙長城巡視烽火臺,李牧昔日的命令甚至是“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意思就是匈奴如果來攻,要立即撤入營壘,有膽敢捕捉胡虜者一律斬首。
長此以往,關內士卒對李牧頗有微詞,更不要提趙王丹,於是趙王丹來了一波經典復刻,把李牧撤了下來,換了個善於打快仗的將軍上去。
結果後者上任一年間每每匈奴來犯便出關迎敵,每每都被打的找不著北,大軍損失慘重,可狀況絲毫沒有改善,趙軍被封鎖在雁門關裡出不去,邊境無法耕牧,趙王丹這才回想起當年長平之戰自己是怎麼輸的,連忙去請李牧。
李牧當然也是有脾氣的,裝病不出,趙王丹強行命令他,他便說:“王倘若必用臣,臣要如之前一樣固守,乃敢奉令”,趙王允之。
此後數年,依照李牧的防守反擊策略,雖然並無建樹,但也沒有損失。
防守反擊,防守李牧做到了,反擊他自然也是在籌備的。
原本李牧就已經在籌備著近兩年反擊,郭開提出的“互市”之計讓趙王丹有了“兩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念頭,李牧一聽這計策也不錯,反正早兩年晚兩年區別不大,於是便欣然接受。
數年間,關內士卒被趙國人指指點點,匈奴每每來攻時也會在關下叫囂,說他們是“縮頭烏龜”,說李牧是“龜將軍”,軍隊上下都憋屈的很,迫不及待,渴望一戰,只是趙王換將後李牧在軍中的聲望重回巔峰,如此才能壓制關內。
這一次李牧得到命令後,立馬召集大軍,宣佈了這個訊息。
關內一片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