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是韓國宗室,發表這樣的看法,並非一味的指責,更多的是見國家頹靡,怒其不爭。
“楚國的確積重難返,世家豪族力量過於雄厚,以屈、景、昭三家為首,一方面掣肘楚王,另一方面他們更願意守舊,將利益把握在自己手裡,所以變革難度很高,而韓國,倒也未必就是不思進取,起碼韓國丞相張平是聰明人,他看到《大秦報》後,我覺得他會心動,只是以韓國的狀況,或許不動比動更好吧,起碼不動的話,是一致對外,動的話,就有可能內亂,最終誤了自身。”荀子開口道。
韓非頷首,知道老師說的也有道理,韓王對國內的掌控力遠不如秦王,韓國的情況也比秦國差了太多,內憂外患,這意味著極大的風險。
就像醫者在面對一些病症時,會下猛藥,可是這也和豪賭無異,不賭慢性死亡,賭了如履薄冰,賭贏皆大歡喜,賭輸就是萬丈深淵。
偏偏綜合韓國的各項情況來看,賭輸的機率遠超賭贏。
他搖頭,深感失落,這國家病的太重,不知道要怎樣去醫它了。
韓非嘆了口氣,拿過一張紙,斟酌了一下,在上面寫下字。
【子房,近來安好乎?】
在詢問了近況,簡述了一些自己最近發生的事後,旋即開始議論國內政局和天下局勢,對秦國最近的科舉等重大政事發表見解與感想。
這是他準備寄的信,寄給韓相張平的兒子,那是個聰明人,韓非與他很有共同話語,並且覺得他一定會像他的祖父和父親一樣,成為未來的韓國棟樑。
韓非雖然身在楚國,待在老師身邊求學,但一直和韓國國內保持著聯絡,會寫信。
另一邊,小徒弟張蒼被報紙深深吸引住了。
報紙上刊登了一些題目。
數學題!
一共十道,都出自吳駒之手,是他的最新創意,將題目印在上面,加上懸賞,前五個答對題目的人,寫信寄給大秦報總部,便可得到一定的“賞金”。
不過,這錢可不是隨便就能拿到的,那上面的題相較會試的數學題都要高出一大截,難度極高。
在咸陽,這十道題目前只被答出兩道。
張蒼很感興趣,在認真研讀。
此前,《大秦報》的初試特輯和會試特輯,張蒼都有拿到,並積極的作答。
他對數學十分感興趣。
這和荀子半毛錢關係都沒有,荀子是搞政治,搞文學,搞教育的,他對算學可沒什麼造詣,所以張蒼拜入師門不久後,荀子發現張蒼對此感興趣,並且非常有天賦後,覺得很奇怪,但也只能總結為是天賦異稟,送了他一本《周髀算經》。
初試和會試兩次特輯的題目,張蒼都已經答對了,本以為就此結束,還頗覺得遺憾,但吳駒刊登在第六期《大秦報》的數學題卻讓張蒼像打了雞血一樣。
並且這次的題目,相比之前難度高好多啊……
張蒼拿著筆,認真思考。
報紙上寫到:圓有圓周率,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例,《周髀算經》曰:“徑一而週三”,謂圓周率為3,但此值並不準確,還可以繼續推導,請繼續計算,若得第二位,可得百錢,得第三位,可得一貫,若得第四位,可得十貫,以此類推。(注:需附帶完整、準確的計算過程)
同時,報紙上附帶了小數的概念,方便計算。
張蒼眼睛一亮,開始在紙上寫寫畫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