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楚微微頷首,走下地,伸手拿過一棵高粱,仔細觀察其果實,問道:“這已經成熟了嗎?”
吳駒點頭:“對,高粱應該在八月中旬成熟,現在已經是下旬,熟的不能再熟了。”
子楚點頭:“那這樣,將這高粱收割吧,寡人想知道可以有多少畝產!”
“是!”試驗田的負責人吩咐:“把農夫都叫來,手腳麻利點!”
“拿上鐮刀和剪刀!”吳駒囑咐道。
負責人一愣:“那個,剪刀是什麼?”
吳駒一拍腦袋。
別說,你還真別說,剪刀始於西漢,現在還真沒有這玩意。
吳駒自己到時叫鐵匠打了好些使用,但一直沒有傳出去,做農活用不著,所以哪怕居住在吳家莊的農夫也大多是不知道剪刀這東西的。
吳駒讓他找一個農夫,持他令牌去造紙廠和印刷廠借一百把剪刀來,這兩個地方是最不缺剪刀的。
不一會聚集起兩百農夫,揮舞著鐮刀,將高粱砍斷。
這時農夫也將剪刀帶回來了。
子楚看著小巧別緻,但又十分方便的剪刀,不禁笑了:“這東西還挺實用的,可以用來裁紙,也可以裁布,可以大力推廣,回頭給寡人拿一些走。”
吳駒欣然點頭。
這時,農夫也將高粱地收割的差不多了——高粱地不算小,有兩畝,但是召集的人手很多,收割完只在飲一盞茶的功夫罷了。
吳駒叫來所有農夫,拿起剪刀,將高粱穗剪短,對他們說:“你們看,就在這個位置,大概一個指節的距離,把這些高粱穗都剪下來。”
高粱現在還是沒人在意的野草,只有吳駒有收割這東西的經驗,所以他得教這些農夫。
不難,農夫們點點頭,一人拿一把剪刀去收割,不一會就剪好了。
隨後裝入筐中,有數十筐之多!
“快!稱一稱斤兩!”子楚迫不及待的說道。
正常來說,高粱粒得從穗上打下來,打完再曬乾,曬乾完再脫粒,這才叫糧食,稱重得出的結果才叫畝產。
子楚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等不及,想先知道個大概。
稱重結果很快出來了。
共一千四百斤!
兩畝地算下來,那就是畝產七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