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部分題型也差不多,填空、選擇、經義解釋等等。
考試中,子楚來過一次,他雖然不到內史每一處考場去看,但咸陽三大考場還是力所能及的。
“有沒有出什麼亂子?”子楚問。
“一切正常!”吳駒微笑。
“那就好。”子楚頷首,待在這看了一會,又和吳駒四人一起去了其他兩個考場巡視,之後才離去。
再看考場中。
有人作答如流,有人磕磕絆絆。
有人筆耕不輟,有人愁眉苦臉。
玻璃房子和桌面讓一些想要作弊的考生感到欲哭無淚,就算想用身上的衣服做掩飾,像探照燈一樣坐在高腳椅上、來回行走,神出鬼沒的監考老師也讓他們不得不放棄這個打算。
不管怎麼說,兩小時的時間足夠充裕,大家依然是答完了題目。
“收卷!”遠處傳來吳駒的命令,考官便將試卷收上來。
有考生注意到,收卷後,數十個工作人員聚在一起,將試卷上的個人資訊糊起來。
“這是在做什麼?”考生不解。
考官也不吝解答:“這叫糊名制,便是將每個試卷的個人資訊都遮擋起來,這樣批改試卷的人就看不到考生的名字,想徇私也不可能。”
有出身寒門的考生很高興:“這制度太好了,幾乎斷絕了‘特殊照顧’的可能性。”
也有人心拔涼拔涼的,便是那些不學無術但依然被叫來考試的世家子弟。
臨行前族老對他們說,讓他們發揮實力就行了,考得不好也沒事,他們會想辦法買通批改試卷的人。
現在看來,這條路是絕了!
這不完犢子了嗎……這幫世家子弟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好了,別看了,大家跟我來,用午膳!”工作人員招手。
考生便隨他離去了,考都考完了,覆水難收,沒什麼好留戀的。
他們來到考場中的餐廳。
在工作人員指引下打飯打菜。
有人看到飯菜,很驚訝:“竟然是炒菜?還這麼豐盛?”
一旁的工作人員笑道:“吳卿體諒考生,請了結海樓的師傅來做菜。”
考生們恍然大悟,本來還以為考場的伙食不會很好吃,現在看來不必擔心了。
坐到位置上嚐了一口飯菜,頓時有人點頭:“別說,你還真別說,挺好吃的。”
“確實,比我妻子做的好吃多了。”另一人感慨道。
“哈哈,鬱兄,你這話要是讓嫂子聽見,考完回家可是沒好日子過了。”
這些考生開始尋找組織,找到一些相熟的朋友攀談起來。
“柳兄考得如何?”
“我?估計是考砸了。”
“誒,那個填空十三題答案是什麼啊?《墨子·非攻》那個?”
“應該是‘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辯義與不義之亂也。’”
“草!!!我寫錯了!”
“哈哈,我對了。”
考生聚在一起對答案,默默計算著自己能得多少分,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吃完午飯之後,給了半小時休息消化,隨後再度進入考場,準備開始第二門考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