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老頭點頭。
有人問:“那我們什麼時候能出去?”
“現在就可以,因為批卷子還需要諸位出題人一起,不過也只是進城換個地方接著隔離,直到科舉結束,大家便可以來去自如。”吳駒說。
大家紛紛點頭。
也不是不能接受,這麼長時間都封過來了,還差這十天半個月的嗎?
於是大家興奮的收拾東西,隨吳駒一起離開。
將這群出題人安排好,科舉的框架就算是搭建起來了。
吳駒擔任主考官,奉常揚煊,宗正嬴勵,左監李斯三人擔任副考官。
下設三十六名考官,在初試時分別坐鎮一處考場。
吳駒拉來三位副考官,一起商量:“科舉之流程繁瑣,但總結下來無非是出卷,答卷,批卷,其中重中之重我認為在防止考生作弊,雖然我們防作弊技術做了不少,但我覺得還是不夠,你們提提意見?是否還有漏洞?”
老奉常揚煊思索著,但不說話,他不擅長這點。
嬴勵和李斯也在思索。
李斯說:“我覺得可以在考生中安排一批我們的人。”
吳駒思考了一下,說:“打入敵人內部?”
“對,他們可以充當耳目,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當鉤子。”李斯說。
不愧是司刑罰的,經驗豐富!
“打入敵人內部,釣魚執法,這倒是個好主意,可以安排幾十號人,問題是人手從哪找呢?最好要是生面孔,否則太容易露餡了。”吳駒問。
三位副考官又沉默。
吳駒問:“大王的情報部門裡能不能抽人手出來?”
他對子楚手下的情報部門並不瞭解,於是看向嬴勵,這位是老臣,並且是宗室,知道的肯定比他多。
嬴勵呵呵一笑:“你不要指望他們。”
吳駒好奇:“此話怎講?難道他們都去趙國當間諜了?”
嬴勵搖搖頭:“不是。”
他說:“一群五大三粗,渾身煞氣的人,一個還好,幾十個聚在一起,你會相信他們是書生嗎?”
吳駒聽聞張了張嘴。
也是這個道理。
“況且他們雖然識字,但若是吟詩作賦那可真是太難為他們了,若是拿到考卷他們只怕一個字都寫不出——最好還是找些年紀輕輕的,讀過書的,氣質要儒雅溫和一些,當然,頭腦也要機靈點。”嬴勵說。
吳駒點頭,有道理!
他將情報部門拋諸腦後,想著從哪搞一些這樣的人來。
讀過書,生面孔……
他摸著下巴思考,忽然想起什麼……
別說,你還真別說。
這樣的人他還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