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羅哈哈大笑:“不談功勞,不談功勞,晚輩完全是跟在你們兩位屁股後面而已,這次的事情對我來說,收穫最大的不是功勞,而是經驗!”
吳駒滿意的點頭:“你能想到這一層就很好了。”
“那接下來我們怎麼做?”甘羅問。
“現階段當然是接著收購布匹!”祁農說道。
祁農、甘羅和吳駒已經安排了大量人手四處奔走,收購布匹。
因為三人是這場商戰的操控者,他們具有先知的能力,所以提前籌措到大量的現金,趕在這個時候入場,像巨鱷、猛虎一般吞掉被壓制到低價的大量布匹。
這麼一來,他們就大賺特賺了!
雖然蘇氏布行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但卻以小見大,撬動了市場,使他們在八大布商拋售後買到了低價布匹。
等到市場穩定,無論是自己用、賣給其他國家,還是賣給百姓,對他們來說都是賺的。
祁農代表的是官府和國庫,他的想法是留一部分,賣一部分。
這次被八大布商限制,讓祁農吸取了教訓,打算囤積一批布匹應急用,至於其他的就賣出去,當然主要是賣給百姓,太多的布用不著,還不如回流到市場,牟取利潤,充實國庫。
吳駒沒啥想法,他打算把一部分佈調回紡織廠接著做羽絨服,剩下的則也回流回市場,現在大肆收購只是賺一賺八大布商的黑心錢,順便幫著祁農、甘羅平抑市價罷了。
“之後嘛,市場是要破而後立的,一部分市場可以給大秦布業。”祁農轉頭看向吳駒。
市場誕生巨頭是必然性的,與其讓八大布商那樣的人重新出現,不如掌握一部分在自己手裡,大秦布業中有子楚一部分股份,他正是出於這個原因才想讓大秦布業拿下一部分市場。
吳駒看出他的意圖,也不含糊,送到嘴邊的錢幹嘛不賺:“好,有需要我配合的儘管說。”
“夠義氣。”祁農點頭,又說:“除此之外可以制定補貼布匹商戶的計劃,穩定市場。”
“到時可以刊登在大秦報上。”吳駒提了一嘴,他的大秦報就要籌備的差不多了。
“好主意。”
三人就這樣你一嘴我一嘴的聊著,制定了一些方案出來。
“對了,蘇氏布行你打算怎麼處理?”祁農問。
吳駒思考了一下。
計劃已經達成,這個時候關掉其實完全可以。
而且隨著市場的穩定,蘇氏布行的“低價布”會逐漸變成“平價布”,不再有競爭力。
“先開著吧,權當有始有終,用不了多久價格就會趨於穩定,到時布行沒什麼生意,我就關門。”吳駒說。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錢,與吳駒在這場商戰中賺的錢相比,此前在蘇氏布行的投入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祁農點頭。
吃飽喝足,三人被召到宮裡。
子楚大肆讚揚了三人的作為,直言這是一場漂亮仗!
國家正要打仗,正是缺錢的時候,三人卻聯手搞了這麼一大筆財富充入國庫,簡直就是及時雨!
子楚一整個人都高興的紅光滿面。
當然前面就說,這件事情上不得檯面,雖然八大布商是反派角色,但吳駒三人在這場仗中將坑蒙拐騙四個字發揮到了極致。
祁農和甘羅作為官府肯定是不想和這四個字扯上關係,有損形象。
吳駒自詡仁義郎君,他覺得這個鍋他還是不背的好,不能讓自己在咸陽萬千少女內心的光輝帥氣形象染上汙點。
所以子楚對三人口頭表揚,記上一功,留到下次有機會一起獎賞。
幾天後,官府出臺了大量平穩市場,補貼商戶的政策。
秦國的布匹市場迅速復甦,進入穩定期,價格重新恢復,市場短期間都不會再出現八大布商那樣貪婪惡劣的壟斷性巨頭。
不久後,大戰中以神勇震驚咸陽百姓,以一己之力對抗八大布行的蘇氏布行悄然關門,深藏功與名。
至此,這場大戰徹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