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激動的說:“太厲害了,這簡直就是輿論傳播的利器!”
他抓住吳駒的手:“那屆時可否讓我將我的檄文印上去,也好使我沉冤昭雪!”
吳駒微笑著拍了拍對方的手:“放心,我們是朋友嘛。”
一旁溫庭雲也已經隱隱意識到這是怎樣的顛覆,又可以給小說家帶來怎樣的改變。
他強壓住心中的激動,問道:“可是……十萬,咸陽常住人口也不過是六十萬,能賣的了這麼多嗎?”
吳駒哈哈大笑,拍了拍溫庭雲的肩膀:“溫先生,這我可就要說你格局小了,咸陽的確實只有六十萬,但秦國呢?我是不會做咸陽報的,要做就做秦國報!發售範圍也至少是秦國!我秦國何止數百萬人?再者,咸陽的人買,六國的人難道就不買了?也會有人買的!我只說十萬的目標,實在不要太保守了。”
溫庭雲緩緩點頭,吳駒緊接著又說:“再說了,我既然把他發明出來,就是有把握了,到時我還要再使個手段,十萬,簡直輕輕鬆鬆!”
溫庭雲瞭然於心,誠懇的說:“吳卿謀定而後動,溫某佩服!”
吳駒笑了笑,對莊灀說:“莊先生只需耐心等待,等到報紙發售,你的事就辦好了。”
莊灀油然而生出一股感激之情:“我與吳卿相識還不足一天時間,吳卿卻待我如此厚道,慚愧,慚愧。”
“見外了不是。”吳駒笑了笑,又對溫庭雲說:“這報紙,就是媒體了,也就是我所說的小說家的新出路。”
溫庭雲聽罷,退後一步,深深一拜:“我想請教吳卿,該如何做?”
吳駒被他這一拜嚇得一驚,將其扶起,說:“何須行此大禮?”
他拉來三把椅子,示意二人坐下,隨後說道:“說白了,我覺得小說家的性質和報社是有些類似的,報社的工作流程大致是內容被寫成詳細的初稿提交到報社總部,總部進行篩選,留下合適的內容,然後編輯進行修改,排版,隨後印刷成報紙,賣出去。”
“將來會有一大批記者,這個職業是專門走街串巷,收集新聞的,溫先生你說,這和小說家是不是有一定的相似?”吳駒問。
溫庭雲點點頭:“似乎確實如此。”
吳駒又說:“還需要一大批報社編輯,負責修改文稿,溫先生你覺得這又怎麼樣?”
溫庭雲摸著下巴:“小說家的人,在編纂文稿上造詣不是特別高,肯定比不上那些專業寫文章、寫詩賦的……”
“不需要造詣高。”吳駒擺擺手:“我到時要寫的是一種新的文體,名叫新聞體,要求就是簡單明瞭,不需要你堆砌多麼華麗的辭藻——那樣的我反而不需要,太佔版面了。”
“那我就覺得沒問題了,我們小說家的人基本都識字,我覺得是可以當你所說的報社編輯的。”溫庭雲說完,又笑了笑:“而且我覺得他們會有不少人樂意做這兩份工作。”
說罷,他興奮的說:“那小說家的人什麼時候可以開始上任?”
說罷他又覺得自己有些失言,畢竟吳駒還沒答應他呢,於是連忙改口道:“可以上任嗎?”
“當然可以,不然我幹嘛把這個計劃告訴你呢?”吳駒問道:“那溫先生是贊成我這個辦法了?”
“贊成!”溫庭雲點頭。
“莊先生有什麼看法?”吳駒轉頭問。
“我一萬個贊成。”莊灀不假思索的說。
吳駒滿意的點頭。
溫庭雲接著嘆了口氣:“真是想不到,本來只是請你到群芳閣見個面,談個生意,卻解決了小說家的問題。”
說到這裡,他的目光有些複雜:“我那句話真沒說錯,你比小說家更像小說家,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