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教室。
吳駒一進入教室,不禁有了一瞬間的恍惚。
教室的設計都是按照吳駒給出的設計圖裝修的。
熟悉的兩扇窗戶,窗明几淨,窗簾搖曳,墨綠色的黑板釘在牆上,木頭打造的講桌上擺放著幾盒粉筆,課桌擺放的井井有條,由於每個教室只有三十個學生,三十張課桌,所以決計不會有擁擠感,課桌的容量也絕對比後世大的多。
此前,當張勉聽到吳駒周密的計劃、給學宮制定的堪稱豪華的配置時,不由得愣了一瞬間:“只是教一些學生,不至於吧。”
對此,吳駒就張勉發表的錯誤言論表達了嚴厲批評,並義正言辭的說道: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顯然,吳駒這個首富級人物,不苦,也不窮。
所以他要給這幫孩子最好的條件。
當然,這其中也有吳駒自己的一點點私心——權當彌補往日的遺憾了。
張勉不會知道用餐時間固定,而分批次吃飯導致必須狼吞虎嚥有多無語,食堂的飯難吃到寧可餓肚子有多痛苦,不知道多人住在同一個宿舍多有不便。
而這都是曾經的吳駒經歷過的。
他現在有能力了,當然要改變這些。
不能讓自己的學生也承受自己學生時代的苦惱。
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轉頭一看,原來是劉文遠來了。
劉文遠正是當初在山莊見到的那個教書先生。
現在的他被吳駒委任為青囊學宮的校長。
劉文遠出身儒家,對儒術很有研究,同時又兼墨家學說,是秦國有名的學者,如若不是其能力本就過硬,也不會當上這個校長之位。
“吳卿,您來了!”劉文遠笑道。
他對吳駒還是發自內心的尊敬的,一方面因為吳駒自己的學術和成就本就很厲害,另一方面吳駒收養這些孩子,教導他們習文識字的善舉讓劉文遠非常欽佩和敬仰。
因為曾幾何時他也是這樣食不果腹的一個孩子,被好心人贍養才得以有今日的成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年的恩人已經不在了,但劉文遠想把這份善心傳承下去。
“劉老師!”吳駒微微一笑。
“不敢稱老師!”劉文遠連忙擺手。
“無需太謹慎。”吳駒搖頭,問道:“學宮的師資,準備的如何了?”
“都已經完全準備好了!”劉文遠說:“只是您新增的那幾個科目……”
“那個不用管,那我來解決。”吳駒說。
他繼而說道:“除了師資呢,其他都準備好了嗎?”
“一切準備就緒!”劉文遠重重的點頭。
“好!”吳駒撫掌:“既然如此,明天就把學生們全部接過來,青囊學宮,正式開學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