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二人點頭。
“你們二位之前也給家主寄過信吧?”
“對。”孔臻和冉悟點點頭。
“那就不用擔心了,我們家主也給你們隨信附贈了一套書和一些紙張作為禮物,只不過是寄到二位的家鄉曲阜去了。”
信使補充了一句:“因為我們這些信使都是一起出發的,所以我知道,信使不出意外的話這個時候已經到曲阜了。”
孔臻和冉悟恍然大悟,頓時釋然了。
張蒼呆住了:“所以只有我沒有禮物嗎?”
韓非聳了聳肩,說:“沒辦法啊師弟,吳駒甚至都不認識你。”
張蒼一陣悲憤難平。
荀子繼續往下看去。
“除了紙張和書籍之外,還有其他的小玩意,如大秦書齋生產的毛筆、筆洗等等,望不棄。”
“不知道您的《後詩》編纂進度如何,如果編纂完成可以考慮聯絡我,想必您也猜到了,我們現在已經掌握了批次生產書籍的方法,所以我們可以幫您“出版”,即印刷成書售賣出去。”
荀子恍然大悟,果真如此。
他昨晚看書的時候就已經猜測到了——這並非什麼難猜的事情,那種字型一看就不是人手能寫出來的。
荀子想了想,確實是可以考慮“出版”一下《後詩》。
顯而易見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好的詩顯然是編不完的,以收錄《詩經》之後的優秀詩詞為目的《後詩》也可以一直編篡下去,不過總不能把書稿一直砸在手裡,那毫無意義。
可以考慮分成幾冊,就比如五十年內出現的詩詞歌賦為一冊。
如果按照這個演算法,《後詩》的第一冊已經編纂的差不多了,第二冊也在編纂之中。
嗯……等第二冊編纂完,就可以考慮出版了。
荀子認真的考慮了吳駒的建議後,繼續向下看去。
“您在上次信中提到的詩詞……我最近確實有一些拙作,附在信後,請您點評,若合適的話也可以編進《後詩》。”
荀子精神一振,忍不住想翻到信紙最後去看一看吳駒的詩詞,但想想還是忍住了。
他繼續向下看去。
“除此之外,還有兩件事需要您的幫助。”
“第一件事,大秦書齋方面目前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項便是擴充書籍量,目前我們僅有三十本書籍,這相比起數千年以來的文明實在是冰山一角,我們需要上架更多的書籍,您的著作《荀子》同樣在這個準備上架的列表中,不過我想在此之前還是需要徵得您的同意。”
“我當然同意。”荀子在心中默默點了點頭。
“第二件事,第一批出版的三十本書中有許多儒家著作,在標註標點符號的時候,我請了一些儒家學者一起商討,但唯恐其中有標註不對的地方誤人子弟,所以請您一同鑑別,若有不對的地方,請在後續的信中告知,多謝。”
“至此,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落款是吳駒。
後面還有幾張紙,想必是吳駒謄抄了他的詩詞在上面。
荀子暫且沒有看,抬頭看向信使:“這一路上風塵僕僕,請在府上休息一番再返程吧,我也需要一些時間撰寫回信。”
於是信使說:“那叨擾了。”
荀子招招手,讓僕役將信使帶下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