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為了那點土地,從經濟聊到文化,從文化聊到軍事,從武王伐紂到平王東遷再到現在,上下近千年的事全都給拉出來慢慢掰扯。
大國雅量啊!
吳駒突然想到了這個梗。
砸吧砸吧嘴,他對旁邊的章邯說:“一會吩咐府上煮一些潤喉的藥湯送來。”
“是。”章邯道。
吳駒沒再停留,乘車繼續向著城外行去。
現在城外主要的產業就是口罩的生產。
這座紡織廠於危難之時建起,吳駒完全沒管過。
當時他還在函谷關中,以書信授意張管家,張管家便果斷以巨資在城外山莊一旁建立了紡織廠,收購和招聘了大量的紡織機和工人,建造起這一座規模空前巨大的紡織廠。
廠內有織布機三千架,是咸陽城甚至整個京畿地區最大的紡織廠。
當初吳駒買的那塊地佔地極廣,山莊位於這塊地正中央,而紡織廠則位於角落,臨河而建,位置控制的若即若離,不遠不近,剛剛好,既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紡織廠的治安,又不會有噪音傳到山莊那邊。
紡織廠外戒備森嚴。
將紡織廠開在山莊旁邊的好處也就這一個。
五百魁首近衛日常在山莊附近訓練,那些想要窺探口罩秘密的人根本就靠進不了。
之前魁首近衛跟隨吳駒前往函谷關和洛陽時倒是確實防守空虛,但當時的子楚在得知吳駒直接把口罩廠建在了城外山莊旁邊後,直接讓李騰從京畿守備軍中調出整整一隻千人的軍隊用於守衛這座紡織廠,直到吳駒和魁首近衛回京後,這隻軍隊結束防衛工作而離開。
一直以來,因為在實際抗疫中確定了口罩對於防止疫病傳播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所以總有人認為口罩中隱藏著什麼秘密。
再加上口罩廠戒備森嚴,更讓世人堅定了這個想法。
不少奸細潛入紡織廠探查“機密”。
藉著這個機會,李騰的軍隊竟然還抓住了幾個潛伏在咸陽的他國奸細。
對此,吳駒表示我不理解,但我大受震撼。
口罩到底有沒有什麼秘密吳駒還能不知道嗎?那玩意壓根就沒有外界傳的這麼玄乎。
在張勉的帶領下,吳駒進入了紡織廠內部。
上千架織布機如火如荼的工作著,每一臺紡織機前都坐著兩個工人相互配合著忙碌著。
“這每一臺紡織機,一日可以紡多少紗?”吳駒問道。
他身邊跟著兩人,一人是張勉,另一人則是口罩廠的廠長,名叫李銘凱。
“一臺紡織機可紡紗二兩至四兩。”李銘凱對答如流。
吳駒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與二人一同向裡走去。
工人看到三人前來,紛紛問好。
“關於出售口罩的事情,一定要搞好,不要捨不得開價。”吳駒對李銘凱囑咐道。
“是。”李銘凱點點頭。
在這次疫病中,口罩在世人眼中大出風頭,就連諸侯都紛紛派人前來秦國下單,頗有將其列為主要物資的趨勢,每個月的產量往往都是剛湊出一點就被搶光,就不存在產能過剩這回事,就這麼說吧,到現在廠裡還有上百份訂單沒有交貨。
疫病肆虐之時,吳駒可以秉著無私精神以及身為醫家魁首的社會責任感以成本價出售,甚至是直接慷慨解囊,無償贈送給韓魏等國的患者。
但如今眼看著疫病接近尾聲了,各地患者加起來都很少再超過四位數,相信不久的將來這次疫病便會徹底結束。
等於現在的訂單往往都不是用於前線的抗疫,反而主要是有人買去囤貨以備不時之需,或者藉此機會賣到更遠的地方大發其財。
這種情況還不定好價格等著賺大錢,難道吳駒是傻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