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勉和李銘凱跟隨下,吳駒很快視察完了整個紡織廠,並親眼見證了一批一批的絲線被紡成紗,紗被織成布,布匹被裁剪,製成口罩,口罩成品被打包裝箱入庫。
紡織廠一副欣欣向榮之景,吳駒倍感欣慰。
廠長李銘凱據說是也是秦地紡織業大佬了,他祖上三代都曾在少府衣丞任職,掌王室服飾,也曾為幾代秦王制過冕服。
到了他這一代倒是沒當官,但在吳駒手下任職,掌管這麼一個在整個秦地都數一數二的紡織廠,自然也不會虧待了他。
李銘凱領著吳駒來到賬房,將這段時間紡織廠的賬目奉上,吳駒看到賬目的第一眼,眼中便閃過一絲讚賞。
這賬目做的很漂亮。
不是說假賬做的好,而是條理清晰,賬目完整,條條框框都很嚴謹。
緊接著吳駒大致查閱了一番,不禁咂舌。
說實話,直至目前,紡織廠賺錢並不多。
雖然,口罩生意很賺錢,整個七國只吳駒這一家,但疫病之時無償投入進去的卻也是一筆非常非常巨大的數目!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紡織業並不是特別發達,布匹價格是很昂貴的。
所以縱使口罩廠的規模很大,客戶範圍很廣,訂單很多,也並不能給吳駒帶來可觀的利潤。
不過這有問題嗎?
沒有問題!
剛剛他就囑咐李銘凱明碼標價,接下來扭虧轉盈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至於賬目是否作假,他一眼就能看出來。
“幹得好,我看好你!”吳駒將賬本放到一邊,起身拍了拍李銘凱的肩膀,笑了笑。
“多謝吳卿讚譽。”得到吳駒的稱讚,李銘凱露出笑容。
兩人聊到目前口罩廠的發展,又聊到供貨和訂單。
走出賬房,來到車間中。
吳駒看著車間中望不到頭的紡織機都在工作中,發出吱吱呀呀的噪音。
他沉吟片刻,指著眼前這些織布機說到:“其實在我看來,這些織布機的效率還是有點低。”
李銘凱皺起眉頭,停頓了一秒後說:“這些已經是秦地境內最新款,效率最高的織布機了。”
“不是新不新款的問題,不要把思維困在牢籠中,要有創新精神!”吳駒指了指自己的腦袋。
李銘凱眉頭皺得更深,試探性的問:“莫非您想要改良織布機?”
啪!
吳駒打了個響指:“對咯。”
李銘凱抿了抿嘴唇,眼神中閃過一絲不相信。
他承認,吳駒是個非常厲害的人。
最年輕的諸子,最年輕的百家魁首,天下第一的醫者,燒刀子酒、口罩、青黴素的發明者。
正是因為有敬佩吳駒這個人的因素在裡面,所以李銘凱才會放棄入仕,選擇來到吳駒的口罩廠任職。
但改良織布機……李銘凱完全不信。
不是他不瞭解,正相反,就是因為他太瞭解紡織,所以才會在心中果斷的否認吳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