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周室越來越式微,周赧王,西周文公,還有他,東周君,三人,三國抱團取暖,保護著周王朝這個搖搖欲滅的火苗不被四面八風襲來的罡風吹熄。
說起來,他們三個都算是胸懷大志的人。
周赧王和西周文公憑藉楚國的力量,聯合諸國合縱謀秦。
他東周君姬胥則聯合韓魏,相邀諸國合縱伐秦。
想到這裡,姬胥竟然呵呵的笑了起來。
周赧王和西周文公失敗後相繼而薨,姬胥代行周天子之事,如果當時九鼎在洛邑,而不是被秦國取走的話,那他這個代天子的權力地位還會更高。
曾經的姬胥因此對周赧王充滿怨恨,認為正是他和西周文公的失敗加速了周王朝的衰敗。
至於現在,姬胥不怨恨了。
三個人都失敗了,誰也別說誰。
起碼他們努力過吧。
至於是非功過,能力高低,留待後人評價。
這次離開,就真的回不來了。
洛陽身為周王朝的都城,顯得分外重要,曾經的官吏全部被罷免,被從秦國調來的官吏替換,秦國在洛陽實行了新的政策,鎮壓暴亂,布惠於民,這座城池開始逐漸恢復往日的繁華。
城內的周王室現在全部被秦國圈禁了起來,姬胥要再度趕赴咸陽,這次他形單影隻,連相隨的大臣都沒有。
周王室接下來的命運,全然都在此行之間決定了。
聽說秦國朝中現在做的決定就是賜一塊地給周室,將他們圈禁起來。
這不是最好的結果,但也不差,起碼不用死。
其中不乏有縱橫家在其中謀劃的原因。
他們到底想要做什麼?
這個問題早在幾個月前就在姬胥心中成了一個久久難以逸散的謎雲。
可以料想的是,一定不是什麼好事。
年輕的時候,姬胥最崇拜蘇秦,蘇秦正是洛陽人。
佩六國相印,合天下而伐秦,教秦國十五年不出函谷關。
大丈夫當如是也!
但當隨著在這個王位上越坐越久,隨著他自己接觸到縱橫家,他發現這完全就是一群陰謀家。
神秘,強大,不擇手段,蟄伏在黑暗中。
他們的力量讓姬胥感到膽寒,現在想想,他當時覺得自己只需打贏這場仗,就有能力鎮壓縱橫家的一切陰謀詭計,這個想法實在太幼稚,完全就是與虎謀皮。
姬胥不理解,縱橫家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保下週王室,甚至啟用了呂不韋這樣的重要人物。
僅僅為了封住自己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