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倫六人當然不可能任人宰割。
於是乎,朝堂上展開了一場辯論賽。
六人辯駁說捕風捉影、執著於蛛絲馬跡本就是言官的職責,他們這麼做非但不是對國家和大王的不忠誠,反倒是極度的忠誠,非但不是對工作的不認真,反倒是極度的認真!”
吳駒回了一句“放屁”,然後說他現在不僅質疑你們的忠誠、工作態度和人格人品,又多加了一項:六人的臉皮厚度。
弄得六人齊齊吐血。
六人又讓子楚明鑑,說縱觀他們的為官生涯,除了今天的事情,其他他們都是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的,可見他們的誠摯和勤勉。
吳駒冷笑一聲,說:“這就是傳說中的拋開事實不談嗎?”
這一日,吳駒在朝堂上舌戰群儒,將六人噴得狗血淋頭,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朝會結束後,六人夾著尾巴灰溜溜的離開。
沒辦法,說又說不過,打的話……現在秦國誰不知道吳駒打獵捕獲過老虎和豹子,和他打那就是和老八做同桌,離是不遠了。
這件事成了當日最大的笑談,後來不知怎麼的傳遍了整個咸陽城,人們給吳駒打上了一個新的標籤:
記仇!
當然。
吳駒的彈劾沒成功。
畢竟兩邊說的其實都有一定的道理,捕風捉影確實是言官的職責,誇大其詞、罔顧事實也確實是言官的失職。
子楚也不可能真的為了這事就懲處六人,今天在朝堂上丟的臉面,對六人來說已經是足夠的小懲大誡了。
不過這種事情卻給朝堂上的所有人提了個醒。
吳駒這小子不好惹!
以後上諫,要多做功課,省得鬧出這種烏龍事件!
吳駒回到家中,找來張管家:“去查查,張倫、趙酣、令狐應這幾個人為什麼要彈劾我,是不是有人給了他們好處,最近有沒有布商登門拜訪過他們。”
“是!”張管家點頭,轉身離開。
不到半個時辰,張管家就給吳駒帶回來一份情報。
吳駒一看,笑了。
果然。
這幫言官裡,兩個是給城內最大的布商提供庇護,還有四個自己就是做布匹生意的,吳駒的大秦紡織公司的入場,彷彿猛虎下山,大大侵犯了他們的利益,這才有了朝堂上這一次彈劾。
“去告訴李銘凱,把這幾家布商列為重點目標!”吳駒將情報遞回去。
“明白!”張管家點點頭。
吳駒輕笑一聲。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是君子報仇,從早到晚!
不一會,張管家又折返回來,手裡情報不見了,應該是安排了其他人送給李銘凱。
但他手中多了幾封信:“家主,這是你進宮這段時間送到府上的信。”
吳駒接了過來,沒當回事。
現在給他寫信的人很多,每個月寄到吳府的書信至少有上百封,他早已習慣了。
但當他看到信封上的署名時,吳駒心頭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