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萬斤則從今天到立夏的半個月時間銷售出去,為明前茶造勢。
雖然這些春茶越放越值錢,但這一次必須要把明前茶的名號打出去,打的足足的!
“接下來,一是鋪設銷售網,在秦國的其他地方開設青石茶莊,咸陽城也可以考慮新增兩家,
二是繼續擴大產能,收購茶園,不過話說回來這些茶商真是學精了,一看我們青石茶莊做的好,但苦於沒有炒茶的技術,就乾脆待價而沽,一個比一個胃口大。”
“確實啊,簡直就是獅子大開口,依我看還是買地自己搞茶園比較有前途。”
中午,結海樓沒,吳駒和老夏一邊吃午飯一邊交談著,門外突然傳來敲門聲,隨後一男子推門而入,正是負責製茶的陳荼。
“明前茶分級的事情完成了嗎?”吳駒問。
“正在做,搞得差不多了。”陳荼稟報道:
“目前就是根據茶葉的質量分揀,分為三個等級,一是普通明前茶,二是精品明前茶,三是珍品明前茶。”
吳駒點點頭。
“那這些我們要怎麼定價?什麼時候上架銷售?”老夏問。
“精品三天後上架,賣兩千斤,定價每兩十貫,珍品七天後上架,賣一千斤,定價每兩二十貫。”吳駒說。
老夏和陳荼面色一凜。
“二十貫?每兩?”陳荼咂舌。
這可只是一兩啊,不是一斤。
“這麼貴,會有人買嗎?”老夏問。
“你太低估茶客的熱情了。”
吳駒旋即又問:“你們倆當初不是雄心壯志,想對標無拘酒肆,那邊的酒可以賣到上千貫一瓶,怎麼二十貫就讓你們望而卻步了?”
老夏和陳荼對視一眼,輕咳兩聲:“這不是我們青石茶莊根基尚淺嘛,哪能跟無拘酒肆比,他們那座無虛席,每天的客流量都是數以千計的。”
吳駒起身,打了個響指:“這點你倒是說對了,不止青石茶莊,整個茶葉行業都是根基尚淺,所以我才只定了二十貫一兩。”
只?
二人驚訝:“您還想繼續往上升?”
“當然,還是那句話,要跳脫出思維定式,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相信我,今後的茶葉行業一定會越來越好,別說幾十貫一兩,幾百貫一兩都不在話下!”吳駒鏗鏘有力的說。
老夏和陳荼咂舌。
“雖然聽著很豪情壯志,但賣這麼貴心裡有點發虛啊。”老夏說。
“還有點負罪感。”陳荼說。
“負罪感?”吳駒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