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間,還是有很多重症或是疑難雜症患者找到吳駒治病,他見過的病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若是算上那場大疫,經他手的病人是以數十萬乃至百萬來計數的。
見慣了亂世的苦難,吳駒卻無法做到視而不見。
他打算自掏腰包,多多少少幫一下這些孩子。
一群孩子,無非一兩千之數,再花又能花多少錢,難道比這幫吃飯堪稱鯨吞牛飲的魁首近衛還要費錢?
就算是,反正他都快成秦國首富了,不差這點錢。
“現在先去見一見那八百個孩子吧。”吳駒說。
“好,這邊。”章邯為他引路。
三人很快來到山莊的一處院子裡。
院子裡傳來朗朗讀書聲。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一段放在這些孤兒身上,倒也與他們的經歷貼切。
章邯解釋道:“這些孩子朝不保夕,餓的皮包骨頭,不能向魁首近衛,或者司馬欣他們那樣直接拉去硬練,現在的打算是先養著,把身子養好了再說,所以讀書識字比較多,訓練只是偶爾。”
吳駒點點頭,走進院門。
教書先生是章邯找來的。
見章邯和司馬欣前來,他連忙停住,拱手道:“見過章統領,司馬長史。”
“嗯。”章邯微微頷首,示意一旁的吳駒,道:“這位是吳駒吳卿。”
教書先生一驚,連忙道:“見過吳卿,有眼不識泰山,還望見諒。”
“無妨。”吳駒微微一笑。
他看向孩子。
孩子們同時也在看他。
這些孩子有男有女,正常來說應當是男多女少,畢竟性別比例確實如此,但這群孩子卻是男女數額相差不大,大抵因為古代重男輕女,女孩被丟棄的可能性要大於男孩。
他們確實很瘦,雙頰乾癟,他們中來的最早的已經在山莊生活了大半個月之久卻還是這副樣子,可想而知他們之前有多難過。
但吳駒注意到,他們的眼睛依舊澄澈。
孩子們打量著吳駒。
他們大多是被丟棄的,還有些則是一出生就沒了父母。
這些孩子早已不記得父母長什麼樣,他們穿著襤褸的衣衫,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他們是被派出去的魁首近衛從苦窯,從人販子窩,甚至從煙花柳巷之地帶回來的。
進山莊的那一天,他們就被告誡:帶他們回來的人是吳駒,是吳駒出錢供養他們的衣食住行,派人教他們讀書寫字練武。
在山莊裡,吳駒的聲望永遠是最高的,孩子們經常能從魁首近衛口中聽說這個人的名字,魁首近衛也樂於說起吳駒的那些豐功偉績。
一來二去,孩子們對吳駒這個人充滿了崇敬、感激和好奇,儘管他從未露過面,但阻擋不了他們的遐想。
他們將吳駒幻想成少年,中年人乃至老者,更有甚者認為吳駒是三頭六臂,人首蛇身的神仙,這件事被魁首近衛知道之後一通無語,他們把那個想象力豐富的孩子抓起來打了一頓屁股,告訴他們吳駒就是吳駒,從頭到尾都是個人。
今日終於見到了吳駒,孩子們這才確定。
嗯……確實是個徹頭徹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