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鹽發售的半個月後,秦國官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
【為了改善百姓群眾的生活質量,保障百姓的健康水準,推動國家的高質高量高速發展,國家經過一系列深思熟慮,決定出臺相關政策,積極推動秦鹽的普及,爭取讓每一個大秦子民都能吃上物美價廉的秦鹽,望有關部門積極配合,認真落實】
這訊息一出,頓時令秦鹽更加火爆了。
百姓們對吳駒和子楚歌功頌德,稱讚吳駒醫者仁心,稱讚子楚是有道明君。
子楚這段時間走路都輕快不少。
同時,隨著技術的成熟和生產量的擴大,半個月後,秦鹽的價格不但沒有絲毫上漲,相反下跌了三分錢。
這三分錢的下跌,對五十文的價格而言不能算特別多,但對百姓們是意義重大的!
那一日,咸陽城內普天同慶!
一個老漢坐在路邊抹了抹眼淚,呢喃道:“吳卿和大王沒有騙咱們吶,秦鹽的價格真的是會跌的,好日子就快要來了……”
藉著這股東風,吳駒旗下的大秦食品有限公司順勢將大秦糧油店開出了咸陽城,向整個京畿、關中蔓延。
這和此前的無拘酒肆還不一樣,無拘酒肆有先後之分,講究先進入幾座大城市,再向小城市進軍,大秦糧油店就是不講道理的一路橫推,像春天萌生的野草一樣,逮到有空的地方就長,而且一長長一片,每一條街,每一座坊都要覆蓋到。
這樣的操作固然讓開店的速度放緩了許多,但有官府的全力配合,慢也慢不到哪去。
秦鹽的火爆也讓生產方面,也就是城外的糧油廠異常忙碌,原本的糧油廠五大部門被拆分,成了五個分公司,駐地也分開了。
生產規模一擴再擴,短短半個月擴張了三次,最離譜的一次外圍圍牆才建到膝蓋那麼高,就因為要再擴張,不得不推倒重建了。
正好,各個郡的郡守對秦鹽垂涎三尺,隔三天就要來一封書信,問吳駒什麼時候能把秦鹽的銷售網鋪過去,子楚那邊也是同樣接到各大郡守的上書,就沒斷過。
並且其他地區的百姓們對咸陽這邊能吃上秦鹽亦羨慕不已,也紛紛請求吳駒在他們那開糧油店。
還開出了非常有誘惑力的條件。
什麼“只要吳駒你來,我就消費二百文”,“只要來我們這開糧油店,我就讓你嘿嘿嘿。”
吳駒看著這些寄來的信,莫名其妙的想起後世那些經常拿推薦票和月票勾引作者的網文讀者。
“只要作者日萬,十張月票奉上”、“我這還有八張推薦票,作者不更新的話,啪的一下就沒了,很快啊”。
何其相似啊,吳駒咂舌不已。
(有沒有這樣誘惑我的讀者?)
吳駒合計了一下,糧油廠的擴張是在所難免的,這麼下去不是個辦法,不可能說有一天整個秦國的貨都要從咸陽出去,於是他大手一揮,決定在國內建立另外四個分公司和糧油廠。
其中一個在蜀郡。
蜀郡郡守李昱聽後淚流滿面,高呼組織上……啊不對,吳駒沒有忘記本太守啊!
雖然糧油廠的建立需要時間,但起碼有盼頭了。
於是乎民間的聲音小了很多,百姓們耐心等待了起來。
而相比之下,還有一幫羨慕嫉妒恨的人,則是來自於函谷關外的六國。
十三鹽商中的很多都還沒到底目的地呢,更別說開始銷售了。
所以那裡的人們聽聞了秦國全民能吃上鹽後,對秦國人的生活羨慕不已。
這可不僅僅是食鹽的誘惑。
植物油、燒刀子、鏡子、茶葉、炒菜等等膾炙人口的東西都是從秦國流出來的,現在六國之內都在傳秦國百姓的生活有多好多好,甚至有人著手開始搬家,準備到秦國去生活。
秦國樂呵的表示:來!我們歡迎!
誰會拒絕送上門來的人口呢,倘若全天下人都移民到秦國來居住,那乾脆就不需要打仗了,直接統一天下了。
與秦國相反的是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