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現在並沒有能力報答吳駒,也只能默默將這些事記在心中,希望來日有機會報答。
當然,還有子楚,子楚對自己也有知遇之恩。
不過相信那一天也不會太遠,畢竟他現在就已經成了秦國的奏讞掾,可以稱得上半隻腳踏入高層了。
前程似錦啊!
李斯旋即乘坐車馬,先去拜訪了前任奏讞掾的家人,祭拜了奏讞掾。
旋即挨個拜訪了廷尉焦樵,廷尉正,左監,右監,奏曹掾等人,給他們發了請帖,這些人也基本都是法家之人。
夜晚,吳駒在醉仙閣設了宴,除了焦樵以外,其他人抵達後紛紛驚訝於吳駒竟然也在此。
對此,吳駒只是笑道李斯是自己的門客,所以也被李斯邀請來了。
他沒有透露宴席是自己置辦的,畢竟李斯才是主角,自己本就是為了為他長聲勢,自然不能喧賓奪主。
隨後眾人又聽到李斯管焦樵叫師叔。
一幫人不禁心驚膽戰,心中暗道李斯此人不可小覷,背景太硬了。
荀子的門生,焦樵的師侄,吳駒的門客,子楚看重的人才!
此人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啊!
眾人暗自打定主意要和李斯和諧相處。
於是此後李斯在廷尉府風生水起。
按理說一個儒家的人插足到法家的部門應該是一件專業不對口,並且僭越的事情,理應被排擠,但李斯成了個意外。
這其中除了李斯過硬的背景以外,與他的個人能力也息息相關。
在此後的相處中,眾人發現李斯對法的理解真是過硬,甚至比起他們這些專業法家人士都不逞多讓,更在許多方面有獨到的見解,於是也就越發認可李斯這個人了。
兩天後的大朝會,李斯走馬上任,登上了咸陽殿。
在百官矚目下,蒙毅緩緩宣讀道:
“今有李斯者,德才兼備,可堪重任,寡人甚是滿意,封李斯為奏讞掾,賜咸陽宅邸一處,賞五百金,封公大夫,歲俸三百五十石!”
“臣拜謝大王!”李斯拱手作揖,嘴角微微顫抖著,顯示出他心中的激動。
殿旁走來幾位侍者,手中都端著漆盤。
李斯從其中一位手中接過漆盤,裡面放著的是官服和一方玉質的官印。
“李斯,今後寡人願你能恪盡職守,法度是我秦國的基石,希望你能為秦國添好這一道磚瓦!”子楚坐在王座上,朗聲說道。
“臣!定然不負大王重望!”李斯躬身。
此後,李斯正式成為了一名秦官,站在了朝會的佇列中。
歷史的車輪緩緩前進,本該入秦為官的李斯,雖然入仕的過程產生了很大的偏差,但還是入朝為官了,並且比原定的時間還早了很多。
幾天後,李斯正式有了自己的府邸,和吳府在同一片街坊,他從吳府搬了出去,不過時常還是會來拜訪吳駒。
吳駒對李斯也是放養的態度,很少主動找他。
李斯是他打入秦國法家的一枚重要棋子,和統一法家的任務息息相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出成效的,至少現在還早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