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駒給予了肯定的答覆。
他露出回憶之色。
“遙想三十年前,齊湣王時期的齊國,那是何等強盛啊!那時的齊國與秦國並駕齊驅,是實力最強的兩個大國,時年秦齊皆不願屈居於周天子之下,秦國的秦昭襄王稱西帝,齊湣王稱東帝。”
“時光荏苒,蘇秦一手導演了五國伐齊,樂毅攻破齊都臨淄,齊湣王被殺,若非安平君田單力挽狂瀾,收復失地,齊襄王被迎回臨淄,再度稱王復國,現在的天下是否還是七雄的格局都難說。”
“五國伐齊之後,齊國一蹶不振,不復昔日雄風。”
“齊襄王十年,趙國將領燕周率軍攻打齊國,奪取齊國的昌城、高堂二地。
齊襄王十三年,趙國大臣藺相如率軍攻打齊國,攻至齊國的平邑後撤軍。
齊襄王十四年,秦國攻打齊國的剛邑和壽邑二城。”
“直到齊王建上位,君王后把持朝政,雖然沒有捱打,但也沒有發動過一次對外戰爭。”
說到這裡,吳駒搖了搖頭。
“安平君田單已死,孟嘗君田文已死,荀子出走,鄒衍已死,稷下學宮破敗,早已不復昔日百家爭鳴的盛況,偌大的齊國,可用之人不過一手之數,眼下君王后死而還政,齊王建昏庸。”
“國無明君,亦無賢臣,齊國不過苟延殘喘,又能有多少年光景?”吳駒說。
聽吳駒這麼一解釋,魏磬這才點了點頭,有些明悟。
吳駒搖了搖頭。
齊王建這個人昏庸到了一個極點,多次拒絕臣子提議的合縱攻秦,使得齊國錯失了保全自身,抵禦秦國的良機,他任用君王后的族弟,貪婪荒唐的後勝為相,最後舉國投降,被活活餓死。
有君王后的齊國令人忌憚,這個女人雖然不好戰,但也不好惹,有她在,齊國在七國之間可以排到前三前四。
但如今君王后已死,齊國這個擋在七國統一路上的大石頭,沒等人上前搬開,它自己就已經風化成一團沙石,風一吹就散了!
吳駒旋即讓僕役拿來紙筆,寫下一封誄詞,即祭文,是給君王后寫的。
他是醫家魁首,需要代表醫家。
隨後他又修書一封,是給齊國長老的,讓他務必重視君王后的葬禮,不過想必這一點不用說對方也會做的一絲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