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駒點了點頭,並沒有對此點評。
在他看來,成蛟並非蠢人,就說他在詩詞一道的天賦就是相當不錯的,跟隨他學習詞道以來的幾首新詞皆是精品,在咸陽城的文人圈子裡是出類拔萃的。
可見他哪怕不繼任王位,不入朝為官,也還是能做出一番事業來。
也好。
其實他一直偏向的都是那位公子政!
趙政,秦國公子,所以又叫公子政,後人言及他的姓名,多數叫他嬴政!
不過他現在還遠在趙國。
這些日子裡,吳駒一直都密切關注著公子政的動向。
對於成蛟,他很喜歡這個弟子,但並不贊成他登上王位,同時,他也時常糾結,左右為難,思考自己這麼做是否對自己這個弟子不太公平。
不過若是成蛟自願退出太子之爭,那就再好不過了!
“今日你來找為師,絕非傾訴,你希望為師幫你做什麼?”吳駒說回正題。
“很簡單,徒兒希望師父務必不要參與這太子之爭,最好直接反對!”成蛟說。
“就這麼簡單?”吳駒挑眉。
“就這麼簡單。”
“好。”吳駒點點頭:“我會保持緘默,不過公開反對就算了,我怕你以後後悔。”
“這就夠了,多謝師父!”成蛟說。
後悔……也許他以後真的會,不過現在,他對太子之位和王位沒有絲毫眷戀。
韓國外戚對子楚是步步相逼,對他又何嘗不是呢?
他們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博弈,從不在乎成蛟是否真的願意。
“你我師徒,無需言謝!”吳駒說。
成蛟點點頭,端起茶杯向吳駒敬茶。
二人舉杯喝下。
說起來,初次見面,成蛟還僅僅向吳駒表達了一下自己叛逆的意願,像個真正的孩子一樣,但不到一年時間,他的想法就成熟了許多。
也更有自知之明瞭。
吳駒這麼長時間以來多次敲打過成蛟,試探他的政治才華,得出的結論是……不及格。
要不是說基本為0太誇張了,吳駒真的想做出這種評價。
要說成蛟這孩子吧,是遺傳了子楚的才幹的,要不然也不會這麼機靈。
但吳駒和他接觸這麼長時間,發現他的治國和治軍才能是真的一般,治軍比治國還要更差一些。
這在現在這個時代連及格線都達不到,尤其是生逢亂世,對為王者的文治武功,尤其是武功要求很高,而成蛟在這方面的天賦幾乎為零。
吳駒有時候在想,這小子是不是把治國治軍的才能全補到詩詞之道上去了?
公子是有專門的教師,專門教授禮、樂、射、御、書、數等等課程,吳駒有次和那幾位老師聊了這件事後,那幾位老師無奈的點了點頭,表情彷彿在說事實就是這樣的。
可見他確實不適合成為一國之君,這同樣是成蛟的硬傷之一。
成蛟自己也知道這一點,這也是他完全對太子之位和王位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成蛟現在對太子之位越來越不感興趣,越來越佛系,和他這個師父也脫不了干係啊……
歷史上那個屯留反叛的長安君成蛟,是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聽說那位兄長年紀輕輕就頗具鋒芒,哪怕身處異鄉需要藏拙,也難掩其才學,他或許比我適合當這個太子。”成蛟坦然的說道。
“嗯……”吳駒點了點頭,思緒飄向了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