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他不免有些眼熱。
不過這個想法很快就被韓國使拋到腦後去了。
吳駒貴為諸子,百家魁首之一,還是秦國的客卿、秦相呂不韋的準女婿和韓王魏王的座上賓,他的生意,可不是誰都能打主意的,打了也是白打。
吳駒現在之所以能在商路上走的相對平坦,最主要的就是他自身實力過硬,沒人敢找他的麻煩,權力很大,有權就有錢,商人是鬥不過政客的。
其實也不免有一些不長眼的覬覦吳駒的生意,但那下場……別提多慘了。
韓國使稍作思考後,說道:
“一會你取上一些錢,去那個什麼傢俱公司,每樣訂個……二十件吧,我要帶回韓國。”
韓國使停頓了一下,旋即囑咐道:“順便在咸陽城內採購一些物品,要買一些新鮮東西,或是韓國那邊價格偏高的,什麼燒刀子,沙發,口罩,通通都購買一批,屆時運回國內。”
咸陽城這邊的許多貨物價格相對低廉,但好東西卻很多,尤其是燒刀子、口罩之類的。
要知道,這些東西在韓國可都是緊俏的貨物,人人都知道關外的燒刀子生意盡歸呂不韋,但這位秦相大人發家致富,靠的正是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方法,所以燒刀子在其他國的價格高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韓國使身為使者,出入關無需繳納任何費用,文書由秦王親自出具,關稅什麼的就更不用提了,堂堂一國可不會跟使者計較這些。
所以使者出入,都會向韓國使這樣購置大量的貨物運回國內,屆時價格這麼一翻,錢財便滾滾而來了。
這是幾乎所有人都清楚並且預設的事情,每個使者都會藉機發一次橫財。
尤其是那幾面鏡子,韓國使都做好準備了,等到手了一定要十倍百倍的賣出去,充實自己的腰包,咸陽這趟龍潭虎穴可不能白來。
“這麼一想,吳駒還真是我的福星啊。”韓國使嘴角微微上揚。
“什麼?”侍者沒聽清這句。
“沒什麼,剛才囑咐你的都記住了嗎?”
“記住了。”
“好,去辦吧。”
“是!”
見侍者離開,韓國使旋即對著銅鏡微微整理了一下儀容。
“這銅鏡還是不行啊!”自從韓國使昨天見識了那玻璃鏡,眼界頓時高了不少,以往用的相當順手的銅鏡現在也看不上眼了。
“等玻璃鏡到位了,應該先給我自己安排上。”韓國使如是想到。
他當然不知道,想買玻璃鏡的人只怕都能排到咸陽城外去了,他等日上三竿了才出手訂購,除非厚著臉皮找到吳駒讓他優先供貨,否則這批玻璃鏡送到他手上不知得猴年馬月。
韓國使沒想那麼多,他最後對著鏡子整理了一下儀容,確認無誤後,乘坐馬車出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