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間的氛圍很不錯,和和睦睦。
哪怕是前不久剛剛反目成仇的秦和韓魏現在也客客氣氣的,不得不感嘆這些人的逢場作戲能力真是一絕。
不過吳駒卻從宴席的推杯換盞間中注意到了許多細節。
比如,楚國使者昭肅去向華陽太后敬酒去了,這並不出奇,畢竟華陽太后本就是楚國宗室。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同樣被昭肅關照的還有兩個年輕人。
“昭肅拜見二位公子!”
昭肅向兩個年輕人恭恭敬敬的作揖。
“昭大人免禮!”
兩個年輕人中更為年長的那個攙扶起了昭肅。
此二人都是楚國人,年長的名叫熊啟,乃是當今楚王熊完的親兒子,而年幼的是楚王親弟弟的兒子,名叫熊文。
熊啟與他的父親楚王素來不和,矛盾難以調和,一次父子倆一次爭吵後,熊啟負氣出走,因為出生在秦國,並且秦楚交好,所以熊啟來到了秦國入仕為官,熊文也追隨了熊啟一同前來。
兄弟倆能力出眾,況且是楚國外戚,因而如今在秦國混的風生水起,在朝中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了,未來大有可為。
“二位公子近來在秦國可還安好?”
“一切都好。”二人點點頭。
“那便好,二位的母親每天都記掛著二位公子呢,臣臨走前奉二位夫人之命,從楚國疫病帶來許多楚物件,據說都是二位公子的喜歡的吃食和器物,一會臣命人送到兩位公子府上。”昭肅說道。
“有勞昭大人費心了。”兄弟二人拱手作揖。
就在昭肅這邊交談的同時,韓國使者也去拜見了夏太后和成蛟,和夏太后交談了些什麼,二人在交談過程中頻頻將目光投向成蛟,顯然成蛟正是他們聊的中心點,而成蛟顯然是聽到了他們交談的部分內容,顯得有些鬱悶。
讓吳駒有些不解的是,韓國使者似乎還提到了自己,中間莫名的將目光投向了他,吳駒注意到後向他舉了舉杯,韓國使者禮貌的笑了笑,回敬一杯後連忙收回目光。
簡單兩幕,便說明了秦國目前朝堂形勢中重要的一環的矛盾:外戚。
以華陽太后、熊啟熊文為主的楚國外戚,和以夏太后、韓姬等人為主的韓國外戚。
兩邊之間的爭鬥集中在了太子之位的爭奪,這關乎究竟老勢力楚國外戚能保住目前的地位,還是新勢力韓國外戚能取而代之。
當然,二者之間的決戰還沒那麼快爆發。
不過也不遠了。
……
因為自身超高的人氣,吳駒身邊縈繞著除了楚韓以外的五國使者,就在他以為這已經是極限的時候,沒想到昭肅和韓國使者處理完兩邊事情後也來了。
使者們顯然對吳駒很是好奇,尤其在吳駒亮出那面鏡子後,他們更是深深體會到了吳駒的“不凡之處”。
不過他們中的某些人也是帶著特殊目的,得益於吳駒那幾封擾亂視聽的回信,各方都覺得策反吳駒或是把吳駒挖走很有戲,這一趟七國使者中的某些人就是抱著這樣的目的來的。
“吳卿,鄙人在本國之時便久聞您的大名,對您非常欽佩,這杯酒您一定要喝!”齊國使者恭敬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