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就這麼平平穩穩的過去了。
一切又恢復了平時的樣子。
不過在這七天長假中,也發生了一些不太平常的事情。
比如……
吳駒的對聯。
事情還得從某位朝臣說起。
這哥們在閒逛的時候,偶然路過了吳駒和呂不韋的府邸門口。
誒,這些是啥東西?
他向左看了看吳駒的府邸,又向右看了看呂不韋的府邸,被門上的福字和春聯深深吸引住。
這東西,有點意思哈……
從看大門的僕役那裡,他得知了原來這東西名叫春聯,乃是吳駒親筆!
於是乎,此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咸陽城上流圈子中傳開了。
登門拜訪吳駒的人絡繹不絕,所求皆是一副對聯。
這玩意畢竟技術含量不是很高,登門之人也不要求寫的跟那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一個檔次,僅僅是想要一副吳駒的墨寶而已。
所以吳駒也會慷慨的給一些熟人寫一寫,比如王齕、蒙驁等相熟的朝臣就都拿到了對聯。
直到後來越寫越多,實在寫不動了。
於是乎,吳駒便靈機一動,寫了一張告示傳了出去。
“俗話說得好,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駒連寫多日之久數幅之多,倍感靈感枯竭,今後凡拜帖未能得回應著無需登門求取對聯,若有頑固者休怪不留情面。”
“但駒並不打算完全斷絕機會,在此出一副對子,若有人按照音、字的規矩對出下半句,便可免費獲取對聯一副。”
“有意向者,可將自己對出的下半句寫在拜帖上送至無拘酒肆。”
公告最後,吳駒寫上了這對子的上半句:
煙鎖池塘柳。
此公告一出,整個咸陽城文人騷客都沸騰了!
那些沒有渠道得見吳駒的人紛紛盯上了這副對子。
一時間,送入無拘酒肆的拜帖連綿不絕,摞得有一人高。
坊間文人也紛紛成堆的聚集在酒肆、青樓之類的地方,討論這對子的下半句。
最開始:
“煙鎖池塘柳,就這,這不有手就行?”
“我對一個霧繞河岸花。”
“滾滾滾,平仄音律你對上了?”
“額,欠考慮欠考慮。”
過了些時候:
“那我對一個……旨功爵與商?”
“你這音律是對上了,但你這意境也沒對上啊!”
兜兜轉轉,咸陽城中每一天都有新的下半句出現,自然也出現了一些讓眾人都認為是正確答案的對子,但吳駒始終都沒有回應。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吳駒打算耍賴的時候,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