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頗有些好為人師的意思,在那侃侃而談,將一些自己知道的滔滔不絕地說了出來。還帶著喬坤在朝歌城內轉轉,講解不同樹木。
喬坤並不因為她年紀小而輕視,認真向那小姑娘學習。
他見那小姑娘揹著揹簍有些辛苦,便將那揹簍接過,默默背了一路。
那揹簍裡放著些許根莖,還有短小的鋤頭,對喬坤來說也不重。
如此大約有小半個時辰,小姑娘才停下,對喬坤的態度很是滿意。
反倒是喬坤有些過意不去,便掏出二十文錢來答謝她,“謝謝你了,小姑娘。”
那小姑娘頓時羞得滿臉通紅,“不用,不用,你這麼辛苦一趟也不過才賣了七十文,若是算上入城費,還賺不得多少,我不過隨口說兩句,怎麼好收你的?”
“而且,”那小姑娘又道:“人家可是男孩子啊!”
出乎意料得,喬坤並沒有覺得有哪裡不對。
可能他以前刷影片,經常看到彈幕“這麼可愛,一定是男孩子”之類,對此有些抵抗力。
但他還是覺得“人家可是男孩子”這話聽起來怪怪的,朝歌城的男孩子都這麼說話的嗎?
與那小孩子分開後,喬坤回家,休息一夜,又去砍柴。
這次他只選擇便於燒火的木柴來砍,一天功夫,打了兩次,賣了些錢。
此時是初春,天還有些冷,柴需求量大,縱然柴還溼著,也不愁賣。
不足十日,刨去用度,他手上閒錢便超過兩千文錢。
主要是因為他力氣也大,也不用交過城費,所以才賺得快一些。
他心中歡喜,決定買些東西,給自己做頓好吃的慶祝一下,然後再去砍一捆柴。
去市場的路上,他聽到吵鬧聲,他近前,卻見有一老一少在藥鋪門前爭吵。
地上還有一個老頭,面色焦黃,臉略有些浮腫,口唇紫紺。
聽得兩句,老的乃是掌櫃,少的則是病人的兒子,卻是因為病情在理論。
那爭吵的青年情緒激動,有時候指著地上的老頭:“我爹原本好好的,吃了你們家的藥,就不好了。”
那藥鋪的掌櫃卻道:“既然原本好好的,為什麼要吃我們家藥呢?”
周圍百姓反倒是附和掌櫃的多一些,紛紛說於掌櫃醫術了得如何如何。
喬坤心道,原來是在醫療糾紛,這可十分麻煩。
當下搖搖頭,買菜去了。
吵架哪裡都有,醫療糾紛也是,他又不是官員,沒有立場管這些事。
半時辰過去,他帶著一大堆東西返回,又路過那家藥鋪,卻發現爭吵已然升級,或者說已經打了起來。
喬坤一瞥,便發覺患方那邊有幾個武藝不俗,將藥鋪的幾個夥計打得甚慘。倒是那掌櫃的武功高強一些,還能抵擋。
嗯?這就沒有誰維護一下治安嗎?
這麼想著,有幾人匆匆衝進了藥鋪裡面,翻箱倒櫃。
感覺這不像是來鬧事的,喬坤心中疑惑。
他還在考慮是不是要多管閒事,忽聽見“你們在這幹什麼,快出去!”的聲音。
聽著似乎是個孩童,喬坤認得是那個說什麼“人家是男孩子”的小姑娘。
既然是熟人,便不能不管了,喬坤催動身法,直衝進了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