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江老師這版黃藥師灑脫,不拘於禮節,蔑視世俗繁文縟節,做事隨性,他是真的很討厭郭靖這種人,無論郭靖是不是黃蓉喜歡的人他就是看不順眼這種人,寧願歐陽克在他眼前晃來晃去也不想和郭靖多說一句話,曾江把這種純粹發出的性格衝突厭惡表現了出來,他煩躁,因為他不屑一顧,因為他我行我素。
整部劇下來黃老邪什麼時候跟人商量過,沒有,就一個躺著的馮衡。
曾江飾演的黃老邪看著自己夫人,眼神萬般柔情關切,非常自然,夫人面前的黃藥師和別人面前的黃藥師差別,即是一個人,又不是一個人。
算是個多面性的有層次的人物,他愛妻,他重知己,他桀驁不馴,可不能說一點義氣都沒講過。
40分的場景。
客觀條件所限,香港本來取景就有限,經費又少,但不算太雷人。有個地方鄧錚印象很深,有個黃蓉彈琴的場景,翁美齡的手離琴絃足足有十幾公分高,假得不能再假。
20分的編劇。
就劇情而言,只有四個字:一塌糊塗。
TVB編劇都是有名的“飛紙仔”,兵荒馬亂的拍戲現場,編導現場想到什麼點子立馬現場改,真正的拍腦袋。
各種胡編亂造,中間亂七八糟的加戲讓人不知所云。《射鵰》的劇情就書而言,線索相當簡潔清晰,主題明確,看來清清爽爽,毫不拖泥帶水。但電視劇顯然成了個大雜燴,什麼亂七八糟的狗血情節都往裡加,梅超風居然給楊康和穆念慈做媒,活生生成了街頭辦事處大媽。華箏本是爽朗的草原兒女,各種爭風吃醋,一大堆尋死覓活的情節,遠不及原著一句“你去找她吧,只要我活著,總是在這草原上等你”來的動人心絃。
很難理解編劇自作聰明加這些三角戀有什麼意義?
這是武俠,不是家庭婆媳劇,武俠本來就是在浪漫與美感中轉身,驚心動魄後落下帷幕。
給這些人物套上這種家長裡短的情節,這不叫接地氣,是爛俗。
本來三四十集可以拍好的電視劇,最後因為收視率比較高,硬是加碼到60集,感覺就是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我給1分都嫌多”的黃蓉。
並非是翁美玲演的不好,實際上,她形象氣質俱佳,演技了得,《射鵰》裡演得特別好,演出了武俠史上最經典最生動的女性俠客形象之一。
但可惜,她所出塑造的這個影視形象,根本就不是黃蓉。
知道黃蓉是一身白衣、金環束髮的仙子嗎?拜託,人家不是姓黃就要永遠穿黃衣的,這一印象直接帶累了後面的周迅、林依晨。
黃蓉的菜名是玉笛誰家聽落梅,是好逑湯,不是翁美玲弄出來的什麼家常菜。
黃蓉少女天性、至真至純,既不會罵粗口也不會因為別人喜歡郭靖就亂吃醋,更不會指著穆念慈的鼻子罵“****、下賤”,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滿嘴棗核釘的裘千尺。
最離譜的,黃蓉竟然一開始想要害死洪七公,各種狠毒,說好的任性卻有幾分正氣的黃蓉呢?
還有等等等等,槽點不勝列舉,那些原著中之於蓉兒的最吸引人的文化的精髓,精緻的美感被盪滌的乾乾淨淨。
當然,這不怪演員,主要還是導演編劇的鍋。
其實在鄧錚看來,之前所有版本的導演編劇以及演過黃蓉的演員們,似乎都沒弄明白,或者是弄錯了一點,冰雪聰明不是詭計多端,黃蓉也絕不僅是鬼靈精怪,伶牙俐齒,刁蠻任性,她還情商極高,是隨時可以溫柔隱忍以柔克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