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引自清末文人孫寶瑄的《忘山廬日記》。
這世界裡沒有“清”,也就沒有這號人物,自然也就成了鄧錚自己的話。
“說得好,覺得這比滿庭堂當年自稱的‘專讀極上流書和極下流書’還要好。”
“同意。大金梁果然通透有大才啊,滿庭堂老先生說的固然好,但實際上心裡早有上下等級之分,比不上金梁先生強調接受者主體意識的作用。不愧是專業寫書的,相比較而言,比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更尊重我們這些讀者。”
“看了這句話,終於徹底搞明白金梁在第一節課上所闡述的‘武俠’——沒有一種武可以絕對無敵,也沒有一種俠可以至高無上。在武俠世界裡,你看到的,只是你想要的!”
“何解?”
“武俠之所以能在各文化層次的讀者中廣泛流傳,除了像金梁這樣的武俠作者力圖融會各種文化心理,因而具有多種解讀的可能性外,很大程度上應歸因於我們讀者各自的期待視野。有人讀出了刀光劍影,有人讀出了謀篇佈局,有人讀出了人生感悟,有人讀出了哲學意蘊……”
“對頭,我覺得武俠讀起來是前衛搖滾,我爸覺得是存在主義,我媽感覺是廣場舞曲……或許我們全家都是‘誤讀’,但那又如何,欣賞不等於價值判斷上不分高低,關鍵是能讓我們各取所需,能讓我們流連忘返,能讓我們感受愉悅……那些閒的蛋疼的批評家有什麼理由嘲弄這種不無好處的‘誤讀’呢?”
“都TM說得太對了!我讀書少,說不出大道理,反正武俠我所愛,金梁我所愛!勞資吃不飽睡不夠孤獨寂寞冷的時候全靠這個支撐!誰懟他,我懟誰!!!”
時至今日,武俠已非昔日阿蒙,隨著、電視的推廣,普及面已經很大,接受度也已經很高,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說,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一種生活裡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這種時候,有人突然跳出來指責這個不是食糧,這是狗屎,除了些人格不健全隨波逐流的,大部分還是能夠堅守自己本心,覺得好就是好,憑什麼聽你這些廢物磚家老東西的?
所以,鄧錚的這篇態度明確意有所指的微博一出,給了支持者極大的精神動力,大傢伙自發奔走網路,以各種方式為武俠,為金梁,據理力爭、爭辯洗白。
不過,儘管上有廖翎傑等大家發聲支援,下有為數眾多的死忠粉武俠迷支援,但是相比較於對面以農黎、杜綏山兩個省級作協副主席為首,烏壓壓近百人的文化圈、文學圈、教育界陣容,聲音和影響力還是遠遠不夠。
特別是對於大部分很少接觸過武俠的普通人來說,這麼多耳熟能詳的學者文化人都出來反對武俠進入大學課堂,數落武俠的不好不是,那還能錯的了?!
至於網路上武俠迷的爭辯洗白聲音,聽說一個小時罵了人家南海省作協副主席農黎10萬樓?科幻家容茂實的《銀河科幻》雜誌官網被爆到當機?
就這還好意思爭辯洗白?!
嘖嘖,怪不得人農黎說這武俠充滿了暴力血腥,是文字糟粕呢,看把這些書迷帶動得多麼簡單粗暴沒素質?!
哎呀呀,這武俠,果然不是個好東西!
像這種東西怎麼可以進入大學課堂呢?不成不成,堅決得反對!
趁著輿論風向傾斜時,那位國內著名科幻家、《銀河科幻》雜誌總編容茂實再次跳了出來。
一開始他跟風嶺南大學的賈建華教授質疑鄧錚的“客座教授准入資格”結果慘被打臉,《銀河》官網被爆,還被武俠粉各種揶揄羞辱,正憋著火呢。
這會兒一看落井下石之機難得,正是我大科幻一掃近年頹勢,奮起反擊之時,加上受到了農黎言論的刺激和鼓舞,這一次激烈發聲《十問武俠》,簡直就是挑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