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版《神鵰俠侶》,正片中的美工調色可謂是真正的走火入魔。
某種意義上講,金庸武俠的整體氣質是熱,江湖熱血,義薄雲天,所以更適合暖色調的畫面為主。
而張紀中一直都喜歡、並沾沾自喜於自己大型晚會舞美燈光級的調色,很注重對比和渲染,加之,他在《神鵰俠侶》中野心很大,恨不得把所能想到的所有美都集中在一起,濃墨重彩地表現出來。
結果,太刻意營造神秘感、詭異感、悽美感,通篇用了嚴重過量的冷、暗、藍,各種定格、慢鏡、吹風機、頭髮糊在臉上……美則美矣,夢幻則夢幻矣,但嚴重背離了金庸武俠的整體氣質,還制約了劇情的流暢度,很多地方詳略不當,擰巴彆扭。
畫面之外,除了小龍女的部分確實做的不錯,堪稱“如夢如幻、漂渺空靈”外,其他鮮有亮點。
整個看下來,不像是《神鵰俠侶》,甚至不像是武俠劇,而像是一部九寨溝的風光宣傳片。只不過,宣傳片裡有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女角,叫小龍女。
相反,經常拿來與之比較的港產TVB武俠劇,單從製作層面來看,客觀條件的限制和短板非常多,但是他們有一個長處,就是劇本的節奏感和演員的表演相當熟練。
整體上的感覺就是流暢自然,通俗易懂,不擰巴。對普通觀眾非常友善。
但是也有缺點,就是不容易出彩,那些所謂經典,也多是先入為主和情懷加分,相當一部分經不起考究,看多了顯得老套。
所以看港版武俠劇,不清楚劇情的,極其容易被劇情拖進去,熟悉劇情的,反倒常常被可憐的服、化、道弄出戲。
而一旦進入劇情,總是恨不得一口氣看完,但看完了卻總有種悵然若失感——感覺像吃麻辣燙,吃的時候片刻都停不下嘴來,吃完又覺得沒營養,付出收穫划不來……
但不管怎麼說,張版的小龍女部分單剪出來,還是足以美到讓人驚心動魄的,很適合拿來宣傳用,所以鄧錚自己剪出這版片花,有八成借鑑了《天下無雙》的劇情版MV。
大螢幕上,佔有半個螢幕大小的圓月之下,楊過小龍女攜手飄過。
舒緩悠揚的和聲吟唱還在繼續,下一個鏡頭,從高空俯拍而下,碧色的草地,平坦如砥,碎散的花瓣,飄零一地。
花瓣之中,一個白衣女子,和衣而躺,身形修長,風姿嫋嫋。墨色長髮,隨意披散於地,與綠草、鮮花自然交織雜疊在一起……
鏡頭慢慢旋轉,拉近,迷幻迷離的色彩渲染下,愈發空靈寥落,也越來越清晰的看到女子的臉頰——
瓊鼻櫻唇,膚色膩白,清雅絕俗,姿容秀麗無比。
瘦,但又不是那種一般意義上的瘦,而是一種說不出來的薄、輕、透、靈的感覺。彷彿一陣大風都能讓其羽化飛仙一般。
最吸引人的是,是她的眼神,不是冷,而是一種淡,讓人看不清楚,猶如籠罩著一層輕煙薄霧。似真似幻,不像塵世中人……
今天在座所有來賓不敢說都熟讀《神鵰俠侶》,但能來到這裡,心裡絕對是有一定譜的,起碼知道《神鵰》大概是怎樣一個故事,楊過小龍女大概是怎樣一個人物形象,每個人或多或少也都有自己支援的適合演小龍女的女星,甚至也會勾勒臆想過該女星扮上以後的樣子……但此時此刻,就只這一個鏡頭,就幾乎擊碎了大家心目中所有的其他假定設想,轟破了所有對於選角閆鈞寧飾演的質疑和不信服。
這根本一點也不像小龍女,這就是活脫脫的小龍女啊!
歷來,把一個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文字形象,變成具象化作品中的具體形象,往往都沒有中間值,要麼大失所望,要麼超乎想象。
而閆鈞寧版的小龍女,無疑就是後一種。
乍一照面,便驚為天人。
這時候,一直自信滿滿的蘇煒也面色發緊,儘管這首歌到現在還只披露一點點,但就衝這開篇旋律和氣氛營造,再結合畫面人物,已經是堪稱華麗,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