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昌看書,喜歡先看章節標題。
看到新一章的題目是“故友情重”,結合上文劇情,立馬想到是跟小武秋鳳梧有關。
“大雷神”金開甲已死,對於高立而言,也就秋鳳梧一個故友。況且,金開甲嚴格意義上也不算是高立的“故友”。
所以,讀到高立終於憋不住要去孔雀山莊找秋鳳梧時,他以為高立是想拉秋鳳梧一起幫忙打麻鋒的……所以他當時就很詫異,高立提出的要求居然是借孔雀翎。
合理點說,麻鋒這個陰魂不散的麻煩,本來就是秋鳳梧造成的,他戳了麻鋒一劍卻沒驗清麻鋒到底死了沒有,甚至直接導致金開甲的死。
當然,可以辯解說秋鳳梧是急著去幫高立才沒驗清,但疏忽就是疏忽了,公正公平點來講,就是要負責任,要付出代價的。
他不是剛出道的小少爺,是做了多年殺手的人,做慣殺手的人竟搞不清對手死了沒有,這也太粗心太不負責任了,不僅導致了金開甲的死,現在還威脅到了雙雙和高立的命!
所以麻鋒殺回來時,道義上講,這爛攤子本就該秋鳳梧自己解決的。
鑑於此,邵昌,以及螢幕前的很多讀者,對於秋鳳梧跟高立見面時的反應,是相當心寒和不滿的。
高立來找他幫忙,累到暈倒在大門前,火急火燎的說了事情原委,他竟就那樣好整以暇的聽著,居然也一點不客氣,一點也不主動表示,“要不要我出手啊”、“要不要我安排幾個高手隨行啊”、“不就是缺信心嘛,要不要我站在一旁給你壓陣啊”……
什麼也沒說,就好像哥們幫自己擋駕是天經地義的,他一個莊主則是天經地義該在家裡當縮卵的。
邵昌心寒的同時,不自覺的,就想到了當初“七月十五”頭領帶著手下來尋仇他們一行時,他透過挑撥離間,讓毛戰和丁幹自相殘殺的事。
關鍵是相殺完了,被坑的毛戰還向秋鳳梧這個挑撥的人“深深一揖”,帶著感恩自裁,這是何等的手段與心機?!
簡直細思極恐。
不要說什麼高立是不想兩個打一個,覺得勝之不武,他們本來就是殺手出身,開篇就是五個一起行刺百里長青,同時攻向百里長青的也不知有幾個,“七月十五”來肅清叛徒時也是丁乾和毛戰一起打高立的,說明這些人根本不在乎是否一對一。
況且,他和雙雙都已經被逼到那份上了,別說以多打少勝之不武,按當時情況,不開玩笑的說,能逃早逃了,能偷襲的話,**迷魂撒石灰埋炸彈再下三濫他也敢用。
何況其實方法多的是,不讓秋鳳梧出手,甚至不讓他露面,躲在暗處掠陣增添信心也可以啊。
最不濟,實在是秋鳳梧這麼大個山莊脫不開身的話,讓他指派幾個高手暗處相助,不要別人,就看守孔雀翎那十二老中隨便一兩位,以高立都看不清來去嘆為高手的實力,估計能把麻鋒打得連他媽都不認識。去了不用出手,助助陣,喝喝茶,反正高立所缺的也僅是戰勝敵人的信心。
但高立實在是個太老實的娃,拖家帶口的,居然就主動把爛攤子攬下來,還是全攬下來,替哥們擋駕了,不能說人善被人欺,沒心沒肺,最起碼也算是仁至義盡。
見到秋鳳梧後,更是嚴重為他著想,覺得他現在是莊主了,有宗師風範了,還肩負著這麼多人的安危幸福,麻鋒背後畢竟站著個龐然大物青龍會,不該讓他再淌渾水……
所以,就開口借了個孔雀翎。
邵昌儘管讀書過程中,個人情感傾向完全在高立身上,但當看到他提這樣一個要求時,也不得不覺得他有些過分,實在太老實,太一根筋,太想當然。
孔雀翎是什麼,能是隨便就能借的?
毫不誇張的講,對於一個因孔雀翎賴以生存、甚至直接以孔雀翎命名的武林世家,你提這樣要求,幾乎等同於現實裡跑到新婚的好朋友家,“哥們兒,我現在寂寞欲死,你工作太忙就不麻煩你陪了,嫂子借我幾晚用用,江湖救急!”
看他不砍死你丫的?!
讀到這裡,邵昌當時心中就嘆息:“糊塗啊,糊塗!孔雀翎這玩意兒要能隨便借,那真叫出鬼了!”
但問題是,這個鬼,還真就出了!
看得出來,秋鳳梧當時很糾結很糾結,自從高立提出這個要求後,他就一直低頭看著自己的手,再沒說一句話。
一直從白天坐到晚上,坐到窗外夜色漸濃,屋裡還黑咕隆咚,他就依然靜靜坐在黑暗裡,連根指尖都沒動。
但就在高立死心準備放棄,起身離開走到門外,他心冷,讀者也心冷時,秋鳳梧卻突然叫住了他,他居然就這麼答應了!
沒有找託辭“孔雀翎不能借,對我們如何如何重要”,或者說“你用不著孔雀翎,我陪你去更好”、“孔雀翎不行,但我有高手一十二,殺麻鋒就如殺麻雀”……
只因為,高立求上孔雀山莊後向他提出的是“孔雀翎”,他就正面考慮這一條,不折中,不世故,不迴避,不推脫,而最後,他也就真敢借了他“孔雀翎”!!!
這種帶著點天真幻想意味的結局,超乎所有像邵昌這樣的自以為成熟理智之人的預期,因此,讀至此節,這種預期和情感雙面的極致衝突,直接擊中了心中最柔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