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首都家中。
合琴生戴著老花鏡,坐在書房的電腦前,十指交疊,皺眉苦思。
兒子端著一杯參茶,悄悄走了進來。擱茶的時候,順勢掃了一眼螢幕,手一抖,差點潑灑了出來。
“《紅顏白髮》真心好聽,越聽越有味道,今天已經推薦給十幾個同學了。”
“是在開玩笑嗎?破5神劇的插曲,金梁先生親自作詞作曲演唱,能不好聽?!能不經典?!”
“倒也不能這麼說。最開始武當決裂時候太悲太痛,這歌雖然字字句句直指人心,但我當時就暗暗發誓:媽蛋太催淚了,再好聽也絕逼不去買音源!結果最後結尾時,看著百歲練霓裳伴著卓一航屍身,溫然淺笑,在洞中毅然坐化……結合著這首歌再聽時,心中多了很多宿命般的釋然,還有一種另類的感動和溫暖。”
“一群弱智!這歌有什麼好聽的,我昨晚只迴圈兩百多遍就關了!”
“……鄭重提醒,樓歪了!現在是‘如果射鵰’時間!”
兒子一看便知道這是什麼,最近幾個月來“作家金梁”圍脖每逢一三五晚上八點搞的一個活動。
一開始參與人數都是《首都新報》跟過來的資深射鵰迷,隨著《射鵰》實體書越賣越多,大眾普及度越來越高,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多。
現在已經充分養成了關注慣性。由此甚至滋生了許許多多的相關鐵耙、論壇、社交媒體討論組,每逢一三五晚線上人數和討論熱度高得嚇人。簡直就是廣大射鵰迷的一大盛事。
“爸,你最近沒事老看這個幹嘛,這不是跟自己添堵嗎?他還不就是儘量保持話題熱度,想多賣幾本書?”兒子關切道。
合琴生拿眼一翻:“你懂什麼。這小子自橫空出世以來,看似從不按常理出牌,但實際上智計深沉,可謂步步為營、步步領先。我們大家在搞俠客時,他提出要搞武俠;好吧,等我們剛搞明白什麼是武俠,他就要搞長篇武俠;那好,我們也準備搞長篇武俠了,他搞出了歷史結合武俠的厚重寫法。等我們痛定思痛,好不容易也試著結合起來、準備迎頭趕上時,他又搞起了什麼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華山論劍的武俠大江湖!大江湖是吧,好,誰不會,咱們也來,結果呢,人家臭小子扭過頭去拍電視劇了!結果一拍還紅了!”
兒子插口道:“爸,咱可別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您的《草莽天鷹錄》電視劇不也挺紅的?”
“4都還沒破的電視劇,也就能跟那些個不爭氣的同行吹吹,及得上人家破5?!”
合琴生哼了聲,繼續道:“不過這小子也真邪性。《萍蹤俠影》這個吃螃蟹的武俠劇接近破5,大家蜂擁而上,開展類似題材的武俠劇製作,還沒等這股熱潮過去,人家又不玩了,改玩女俠……咳,女俠題材了。這《白髮魔女傳》籌拍時幾乎沒有人看好,結果怎麼滴,狠狠打了所有人包括你爸我的臉!你姐追這劇追得聽說都快魔怔了,你小子也在偷偷看以為我不知道?”
兒子訕然撓頭。
“你爸我寫俠客十八年了,在這之前歷史、傳記、散文、詩歌都玩過,論底子絕對高過他。所以暫落下風不是輸在實力上,而是思路觀念和戰術戰略上。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這次,我倒要看看這小子這麼個搞法,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然後才好對症下藥,見病抓方。”
兒子忽然想起一事,疑惑道:“馬叔叔前天過來,說他和李叔叔、王叔叔還有爸,你們四個準備合著一部武俠?”
和琴聲道:“不是準備,是已經開始了。”
“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