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許是新建不久,人數也不太多,“金梁吧”裡的氣氛並不算熱烈。
不過,還是有一個回覆討論過百的精華帖吸引了他的注意:
“夥伴們都來猜猜金梁先生的性別、年齡和職業!如果有人能猜中全部三項,勞資給他免費洗車三年,另外,此貼每層樓充100塊話費!說到做到,決不食言!”
鄧錚點開了下面的回覆,簡直說什麼的都有:
男,50歲,中學歷史老師。
男,45歲,戴眼鏡的機關公務員(目測副*處*級以上幹部)。
男,65歲,頭髮花白的退休歷史系教授。
男,39歲,職業作家(形象略猥瑣,之前撲街無數的那種)。
女,10歲,俺們家金梁是蘿莉!不解釋!
……
鄧錚饒有興致地翻了一會兒,發現除了故意胡鬧的幾個之外,基本上大家都覺得自己會是一個四十五歲以上的男性,職業也基本都在公務員、中學老師、大學教授和職業作家這個範圍內,笑了笑,登陸賬號,也在下面留了一條:
男,20歲,在校大學生。
發完這條留言,鄧錚便退出了貼吧。感覺肚子有點餓,正想起來煮個面時,手機響了。是個陌生號碼。
摁開接聽鍵,對面是一箇中年女性的聲音:
“喂,你好,請問是《萍蹤俠影錄》的作者金梁先生嗎?”
鄧錚疑惑了一下,他知道最近有不少出版社在找他。但目前知道自己就是金梁且有自己電話的,就只有顧偉元一個人,或許現在《首都新報》的幾個高層編輯也能知道。難道是顧偉元那邊介紹過來的?可為什麼不提前知會一下?
“我是金梁。”
“金梁先生,你好,自我介紹一下,我是‘秋雨文藝出版社’的,暫任主編一職。我姓塗。”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畢竟是屬於一個集團公司旗下的,而且‘秋雨文藝出版社’整合後的集團地位明顯要高一些。堂堂出版社的編輯部主編,從《首都新報》那裡搞到自己的聯絡方式也不算什麼難事。
“塗主編,有什麼事?”
“是這樣的,《萍蹤俠影錄》的簡體版權,還在金梁先生的手上吧?”
“在。”
“出版社這邊看中了你這本書的簡體版權,有意向購買。方不方便見個面,咱們詳談?”
“見面先不忙,貴社能出到什麼價位?”鄧錚很直接道。
電話那端的塗主編不禁皺了皺眉,她也是在打聽金梁聯絡方式的過程中,才得知這本《萍蹤俠影錄》最開始是準備投稿到“秋風文藝出版社”的,結果生生吃了閉門羹。所以下意識地便認為鄧錚這是在置氣,心生不喜道:“金梁先生,我們這邊先前因為交接問題有些工作疏忽,怠慢了。不過那位不負責任的前臺接待人員,事後已經警告處理過了……”
“塗主編,你誤會了。我還沒那麼小氣。我是很認真地在問,大概能給到什麼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