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美和蘇小美都是在一家服裝廠裡面做縫紉工。
她們二人踩縫紉機的本事絕對是一流的。
這個年代的縫紉機都是馬達縫紉機。
就是類似於在一臺蝴蝶牌縫紉機上裝一個馬達,用馬達在代替腳踩。
蘇大美姐妹二人的做工非常的細膩,做出來的衣服走線工整不說,還非常的牢固。
一般的力道去扯,根本就是扯不壞的。
但是事情總是有雙面性的,你一旦做的好了,勢必走線就會慢,而且會費線。
所以蘇大美姐妹二人每天的產量基本只有人家的70%,這還是在她們手腳已經很麻利的情況下了,要是她們跟別人那樣的速度,估計一天只有人家的50%。
耗費同樣的電費,產出卻不如別人,更加可怕的是,她們兩個人是用線大戶,人家一顆線用一天,他們一顆線就只能用半天。
瞬間就加大了老闆的生產成本和效益。
資本家總是無情的。
在客人前來質量檢測的時候,蘇大美和蘇小美總是被拿出來頂在最前頭的。
因為她們的質量好,客人滿意。
但是質檢一走,老闆就會開始各種軟硬兼施的要他們加快生產的速度。
這是這個時候很多老闆的通病。
保量不保質。
有時候客人的質檢來了,意思意思,然後塞幾條香菸,塞幾個紅包,搪塞一下。
所以後來的時候,國內的外貿越來越難做的原因就在這裡。
以前他們對國內很是信任。
不過收到的貨,發現多數都是有瑕疵的,雖說不是大瑕疵,能穿,但是差評多。
考慮到價格便宜國外的一些採購商也就沒有說什麼。
只是十幾年以後,國內的人力減少,勞動力的價格漲了。
給國外的價格也自然沒有那麼划算了。
於是價格高,質量又差,這樣的產品勢必在外貿市場上失去優勢。
所以那幾年,有很多外貿公司倒閉,也有很多服裝廠倒閉。
“你們兩個人不要來做了,你們的產量實在是太低了,我們隨便的一個新手的產量都有你們這麼高。”領導長著大嘴罵著,滿嘴的唾沫朝著蘇大美二人噴射而去。
“領導,我們是真的做慣了這樣的做法,你要讓我們一下子加快速度,去做那種不怎麼好的,我們還有些適應不過來。”蘇大美皺著眉頭,有些無奈的說道。
“是啊,領導。”蘇小美也趕忙跟上解釋:“這已經是我們的手勢了,一下子怎麼改的過來。再說我們做服裝,也是做良心,總不能把質量不好的衣服拿來發給客人吧。”
蘇小美的脾氣本身就有些火爆,最是看不慣這種表裡不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