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葫蘆無故遺失一事,直接涉及者不過十人,連帶相關人超過一千,豈止是親信的內宦,就連嬪妃、宮女都被牽連進去,其中以宿衛禁軍人數最多。
漢帝劉宏趁機清洗禁軍,將幾個疑是外臣收買的將領,全部貶職入獄,空缺的位置換上宦官,十常侍的手如願以償伸入軍隊,勢力不消反漲。
小小一枚紅丸,引發的連帶效應極為深遠,幾乎被辦成鐵案,朝野各方勢力不敢動彈,生怕被氣頭上的皇帝逮到機會,眼睜睜看著宦官坐大。
不過,漢帝劉宏失落壽葫蘆後,沒有元氣的補充,耽於享樂的身體每況愈下,紅丸案彷彿是他人生最後一次迴光返照,此後再也沒有任何動作。
沒過多久,漢帝劉宏偶感風寒,高燒不退,吃了御醫開的藥,始終無法根除,頓時一病不起,再也無法主持大局。
彌留之際,漢帝劉宏將心目中的繼承人皇子劉協,託付給他特別信任的宦官,西園新軍的上軍校尉蹇碩。
得知此事後,葉知秋頗為感嘆:“歷史的軌跡真是玄妙神奇,即使稍微偏離,也會被莫可名狀的法則修正,重新回到原位。不過,它能改變現實,卻不能改變我的決心,即使粉身碎骨,我也要守護住現在的一切。”
七月十一日,漢帝劉宏在南宮嘉德殿駕崩,年僅三十三歲,諡號孝靈皇帝,其長子劉辯在舅舅何進和群臣的擁戴下登基繼位,是為漢少帝。
由於新帝年歲尚幼,大權掌握在臨朝稱制的母親何太后,以及母舅大將軍何進手中,外戚集團勢力大漲。在文臣的攛掇慫恿下,大將軍何進權欲野心勃發,與內廷宦官的裂痕不斷擴大,洛陽朝局的氣氛急轉直下。
上軍校尉蹇碩原本還想扶助劉協繼位,可惜外戚和外臣聯手之下,憾然敗退。由此才知自身實力不足,收起爪牙選擇隱忍潛伏下來。
可惜,他掌著半數西園新軍,實為皇權的一重堅實屏障,自然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再加上蹇碩位高權重,即使在內庭宦官集團裡,也成了異類不受同伴待見。
於是,某位四世三公門閥家族的公子哥,暗中挑唆大將軍何進幹掉蹇碩,以此剪除宦官集團的一條臂膀。屠戶出身的大將軍剛愎自用,根本聽不進幕僚謀士的建議,連與何家關係密切的道人史子眇親自勸說也無用。
在各方默契合作發力下,尤其是內廳宦官集團冷眼旁觀中,上軍校尉蹇碩被大將軍何進使黃門令誘捕殺死,其名下的新軍被何進兼領,稍後又被中常侍郭勝奪走。
得知此事的葉知秋,對門閥的手段唏噓不已,文官自己不出面,挑動外戚和宦官爭鬥,消耗的都是漢室的餘氣,趁著新帝登基不懂事,暗中壯大己方的實力。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內廷宦官固然也有內部矛盾送上助攻,剷除異己後卻緊抓軍權。
“不愧是與文官爭鬥多年,相持不下的政治集團,深知軍隊的作用極為關鍵,故此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依我看,要麼是十常侍的某人遠見卓識,要麼就是有高人指點。”
趁著誅殺上軍校尉蹇碩的機會,“多謀善斷”的某個公子哥勸說大將軍何進統率精兵入宮,畢其功於一役,當盡誅十常侍,將內庭宦官全部剷除。
何進也有如此打算,不過來自宮中何太后的呵斥和親筆信,打消了他的妄想,再則十常侍手中掌握大半禁軍,若是火併起來,誰勝誰負也不好說。局勢就此僵持住了!
其實,少帝登基,又誅殺了蹇碩,外戚集團和內廷宦官集團已經達成了某種平衡,某人的勸言實在是包藏禍心。
大將軍何進在大局面前不得不後退,即使手握大權,他也不敢違抗權利的來源何太后。不過,文官門閥選出來的代言人,心中自有砸爛一切,不顧大局的野心,暗中以大將軍何進的名義,召集豪傑帶兵入京。而後,他又假傳大將軍何進的命令,寫信給各州郡,逮捕各地宦官的家屬。
在大將軍何進的“步步進逼”下,或者說是袁紹的操控下,被逼到絕路的內廷宦官集團立即展開反撲。
九月,宦官以何太后的名義,詔大將軍入宮。何進不疑有他,帶著一曲精兵入宮,結果還未見到何太后,就被埋伏在宮中的大隊禁軍圍殺。
勇武過人的尚方監渠穆,執劍斬殺何進於嘉德殿外,聞訊而至的禮部尚書盧植等重臣,立即開口責問,卻有一位面目清癯的中黃門,將大將軍的首級擲到盧植腳下。
“何進謀反,已伏誅矣!其餘脅從,盡皆赦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