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既然到了廣州,鄭睿自然每天要給皇帝和后妃、閣臣都備足新鮮荔枝、芒果、椰子,反正這些東西在廣州也不太值錢。
這三樣東西,朱慈煜原本在南京皇宮也是見過的,只是除了荔枝外,沒吃過新鮮的。如今自然是每天拿椰子水當水喝,要享受個夠本。
對於皇帝的這種新飲食習慣,旁邊有些管事的宦官宮女不由覺得擔心,但他們又不敢直接管,就找到了隨駕的禮部尚書顧炎武,希望顧炎武幫忙勸勸,拿拿主意。
顧炎武也是近年來剛升到禮部尚書的,因為此前的禮部尚書吳偉業畢竟年紀稍微有些衰老了。儘管還沒到退休致仕的年紀,但吳偉業的才幹稟賦並不適合外交工作,所以朱樹人才在此番對緬、越用兵之前,做了人事調整。
顧炎武雖然原本沒什麼官場功績,但他畢竟是朱樹人多年的私人幕僚出身,對朱樹人的政治理論主張耳濡目染,理解最為深刻,也最能領會朱樹人的外交綱領。
而且最重要的是,顧炎武是一個有原則的人,而要提升大明的外交信用,讓周邊長治久安,講原則是很重要的,不能只想著短線撈好處。
朱慈煜此番出巡,也知道顧世伯是父王專門派來輔佐他處理外交原則的,所以並不敢輕忽,真有政務要處理,都會多聽他的意見。
可惜,此番隨駕的司禮監宦官找到顧炎武,希望顧炎武在生活方式上勸勸朱慈煜,注意龍體,顧炎武卻拒絕了。
顧炎武的說法很明確:“啟程前攝政王交代過我,只要盯著陛下別在外面拈花惹草就行了,至於口腹之慾,華服珠寶,該享樂便享樂,不必自苦。
不就是每天喝幾個椰子麼,只要不是常年如此,不至於就損了龍體。王爺說,讓陛下和以後的皇孫多見識見識海外物產,別總是覺得我大明地大物博無所不有,這沒壞處。”
那司禮監宦官聞言不由暗暗叫苦:“可要是因此變得奢靡,以後回了南京還經常要四方上貢,勞民傷財可如何是好?”
顧炎武聞言,很是坦蕩地點明:“時代變了,天下之大,寰宇八萬裡,我大明難道還能遠涉三萬裡、逼得英吉利法蘭西和紅夷都稱臣納貢麼?
未來與萬里之外的洋夷打交道,靠的是貿易的力量,有利可圖,自然會有人殫精竭慮去鑽研‘奇技淫巧’,
或是想辦法把果物魚鮮曬乾脫水、將來再泡發,以圖長久儲存,或醃漬,或冰凍,王爺說,總有一天,天下人的懶惰、口腹之慾、逐利,會交相融匯,鑽研出造福萬民的技法的。”
見顧炎武這種“天下學宗”都為皇帝的享樂找藉口了,司禮監那幫沒文化的當然無法反駁。這話最後傳到朱慈煜耳朵裡,也讓朱慈煜有了更深的震撼和體會。
他一方面覺得這顧閣老實在是識大體明大義之人,不拘小節,另一方面也堅定了他開眼看世界的想法,而且決定後續外交談判當中,要更加聽從顧閣老的勸諫,絕對不能由著自己性子來。
顧炎武透過生活上的小讓步,卻換來了皇帝在外交大事上的言聽計從,也算是意外收穫了。
……
此後幾日,廣州城裡倒也無事發生,其他日常外務,朱慈煜都非常放心交給顧炎武處置。
時間很快來到三月初九,朱慈煜在廣州內外也遊玩歇息了差不多有一週時間了,他對椰子的新鮮勁兒也總算過去了一些,從每天喝三個椰子水減少到了兩個。
不過每日的正餐,鄭睿還是讓自家廚子變著法兒給皇帝展示蘇眉青衣東星斑,東星斑是儋州出產的,青衣是越南沿海的,蘇眉更是靠近婆羅洲的遠海捕撈回來。一切的一切,都在激勵朱慈煜內心對於東南亞特產的渴望。
這天午後,皇帝剛享受完一條婆羅洲的蘇眉魚,以及其餘十六道配菜,喝了一盞椰奶西米露,負責陪皇帝吃喝玩樂的鄭睿,又讓人端上來兩盤水果。
這兩種東西顏色都是金燦燦的,其中一種看著水潤,另外一種則比較乾澀。而旁邊還放著兩個完整未切開的,以供皇帝觀瞻。
朱慈煜下意識第一反應,竟是掩了一下口鼻,但緩了一會兒後還是適應過來了。這些日子他已經習慣,鄭睿總是會拿出奇怪的東西,但最後證明都還挺好吃的。有了那麼多良好的歷史信用,才讓朱慈煜多了幾分耐心和好奇。
“此乃何物?為何都長著如此尖刺?倒像是金瓜銀鉞儀仗之屬。”
鄭睿連忙回答:“陛下,這個尖刺稍稍軟弱一些的,乃是儋州所產的菠蘿,至於這尖刺銳利堅硬、還散發著奇怪香臭的,乃是婆羅洲所產的榴蓮。
榴蓮早在永樂大典中便有記載,世產渤泥國,當年鄭和下西洋便曾品嚐,可惜無法帶回北京,只有兩廣沿海之人嘗過。
菠蘿卻是正德年間,佛郎機人哥氏發現亞美利加洲,傳回歐陸,再於萬曆年間,由呂宋傳入儋州、兩廣。二十餘年前,攝政王為湖廣巡撫時,始命人尋訪推廣。”
朱慈煜不由歎服:“南洋與紅夷物產,何其豐饒,我大明豈能故步自封。也罷,先嚐嘗那菠蘿,至於這榴蓮,只嘗一口便是了,剩下的賜給顧閣老他們。禮部群臣此番陪朕遠涉嶺南,辛苦了。”
朱慈煜還沒習慣榴蓮的臭味,只是出於好奇,所以不會多吃。剩下的就用來表達皇恩,賜給重臣好了。
於是當下就有人去找顧炎武,把他請到行宮。
顧炎武原先也沒吃過榴蓮,聽說是皇帝第一次見到這種異果,只吃了一口就想到重臣,他也是深感皇恩浩蕩,把剩下幾瓤果肉和其他幾個大臣統統分吃了,還管它臭不臭呢。
吃完榴蓮後,顧炎武才表示,今天剛好有政務要奏。原來是李定國派來轉送緬甸人降書的信使終於到了,顧炎武想陳述一下他的回覆思路。
旁邊陪皇帝吃喝玩樂的鄭睿聞言,連忙讓人準備加了香茅和檸檬的涼茶,讓顧閣老漱漱口再奏事,以免吃多了榴蓮的口臭燻到皇帝,御前失儀。
顧炎武原先同樣沒喝過這款廣東人的涼茶,聽說可以除口氣,當然是接過一飲而盡。結果不喝還好,一喝差點兒更加君前失儀了。
“這就是南蠻涼茶?又酸又苦,這種茶怎麼有人喝得下去的?!”顧炎武只覺得一股檸檬的強酸和涼茶的巨苦直衝天靈蓋。
廣東人平時就是靠這些東西解決“熱氣”的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