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國姓竊明> 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 (2 / 3)

由於清軍集中的偷襲部隊人數遠多於分散駐防的明軍,僅僅兩盞茶功夫的激戰,清軍就一度突破了防線,並且控制了一段塹壕、土牆甬道。

然而,就靠這兩盞茶時間的拖延,左右兩側的明軍反應很快,立刻就支援補防了過來。當清軍控制住部分工事時,更多的明軍已經從三面形成了包圍。

血腥的拉鋸廝殺後,蒙古人在這種陣地戰戰場根本施展不開,隨著數以千計的武昌造步槍輪番攢射,蒙古騎兵紛紛倒斃,最終不得不敗退,原路渡回漳水北岸。

明軍還趁勢掩殺,把來不及下河的蒙古騎兵誅殺了數百騎,更多人受傷或選擇了騎馬涉水衝河,可惜漳水水位還不夠低,很多人只能半途棄馬游泳摸黑逃命。

豪格初次偷襲失敗後,還不甘心,後續七八日裡,又嘗試了兩次小規模的消耗。但每次無不是以折兵一兩千人收場,相比之下,雖然每次也殺傷了數百明軍,但交換比明顯很虧。

而且清軍總兵力本就比明軍少,這樣換人命換下去,絕對是沒前途的。到了十月下旬,豪格不得不放棄這種嘗試。

“對面南蠻子巡邏防線的將領是誰?為什麼每次反應如此之快?他們半夜不會鬆懈的麼?相持那麼久了還每日保持戒心?”

豪格面對失敗,也忍不住想找點藉口,便狂躁地問了這個問題。

好在韃子方面基礎的情報工作做得還是可以的,下面的人稍微一匯總評估,就給了他答桉:

“回稟王爺,對面南蠻子負責巡守內黃於濮陽之間防線的將領,乃是南陽總兵李定國。此人原是西賊張獻忠餘孽,被蠻子朝廷收服後,一直跟隨張煌言,打一些賣命的消耗戰。

數年前,英親王阿濟格還在世時,攻打張煌言鎮守的南陽,便是被此人拖住,打了很久的消耗戰,最後也是無功而返。”

豪格聽說要偷襲就要對付李定國,也是隻能無奈徹底放棄。李定國的治軍之嚴謹,佈防排程之法度,還是在清軍中頗為人知曉的。當年阿濟格敗退後,就渲染過,誰也不想去跟李定國消耗換命。

而豪格因為猶豫不決、胡亂嘗試,也耽誤了半個月的時間,前後付出了五千多傷亡,這點人對於總規模二十七八萬之間的清軍而言,並不算多,可一直小規模打敗仗,士氣損失也是很明顯的。

加上這半個月裡,明軍在山東方向,由李輔明、張名振,取得了不小的圈地進展,又奪取了兩座州府。

在西邊的山西方向,姜瓖在休整後,也被朱樹人命令出了井陘口,開始騷擾清軍控制的真定府。吳三桂則是選擇了跟南邊一些的騷擾路線,威脅邢臺周邊。

姜瓖和吳三桂也很擅長儲存實力,都是嚴格執行了三十里一紮營的“結硬寨、打呆仗”,穩紮穩打,推進得雖慢,卻極為堅定。

豪格軍也有酌情分兵試圖反撲,但姜瓖和吳三桂每次遇到清軍主力逼近,立刻轉入死守。雖然他們各自只有三四萬兵馬,但哪怕清軍來十萬人進攻,姜瓖吳三桂靠著步槍大炮死守營壘,清軍也啃不動。

……

豪格受挫之後,又感受到了張煌言緩慢而堅定的絞索,不由有些惶恐,便再次在魏縣的幕府中,召集主要將領和謀臣,商討對策。

“張煌言與孤相持已有二十日,你們之前說張煌言原來,我軍在大名府南部堅壁清野,讓他們運糧不易,張煌言必然利在速戰,眼下如何肯這樣一直耗著?

看吳三桂、姜瓖和李輔明都在穩紮穩打,推進佔地,若是再拖延下去,被他們分進合擊、穩穩地同時抵達大名、魏縣戰場,以眾凌寡,我軍當如何?

洪承疇!你先說,當初是你勸孤堅壁清野的,是你說南蠻子利在速戰的!要是我軍將來被拖到三面包圍,如何破局!”

被豪格問責,重要謀臣洪承疇也是有些侷促。

天地良心,“堅壁清野”這種毒計,一般也不是滿人勳貴皇親想得出來的。滿人打慣了運動戰,自己最喜歡因糧於敵,也最討厭後勤統籌,很少會往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狠招上想,他們就算燒殺擄掠,也是臨時起意,並沒有指望靠擄掠來執行某些大的戰略計劃。

相比之下,那些鐵桿漢奸謀臣,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熟讀兵法,也熟知漢人武裝的作戰風格、糧草先行,故而特別擅長搞這類針對性統籌。

面對壓力,洪承疇也只能幫豪格穩定人心:“王爺,臣至今覺得,堅壁清野並非謬策,如今這個局面,雖然明軍選擇了相持,看似取得了緩慢的步步緊逼之效,

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們推進極為謹慎的前提下的,如果他們把速度提上來,稍微露出破綻,那便是當年薩爾滸的局面。

而已眼下的推進速度,到十月底,他們也拿不下真定縣和邢臺縣,那些關鍵節點我軍還是有留兵支撐的。明軍想對我軍完成三面合圍,可能要到十一月底,甚至拖到臘月!

而今年的冬天,看起來也暖和不了,到時候不但黃河封凍,漳水更要封凍,明軍遠道而來,不用跟我軍搶時間的麼?我軍堅壁清野得那麼徹底,等到北方河流無法用於運糧時,雙方的相持必然生變。”

豪格摸了摸自己的鬍子,還沒開口反駁,旁邊的滿達海率先開噴了:“迂腐之言!我軍豈能等南蠻子三面合圍!再說,就算他們冬天會河流封凍,停止運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