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好幾處缺口前都丟下了百十具屍體,但李定國的部隊還是死戰不退,而且源源不斷有預備隊投入進來。那氣勢,都看得官軍有些懷疑人生了。
怎麼這些敵人不知道怕的麼?
亂戰之中,李定國親自舉著寶劍,親臨第一線督戰,還聲嘶力竭吶喊激勵、身邊的軍官和鼓手也激勵的激勵,擂鼓的擂鼓,喊著提前交代好的激勵口號:
“弟兄們頂住!大王已經攻破長沙了!吉王府繳獲財寶千萬兩!大王的主力再有一天就能趕到支援我們!
官軍已經被我們黏住了!到時候殺得他們片甲不留!只要今日死戰,到時候人人重賞!戰死者撫卹家人一百兩!”
被流賊一方這麼一喊,沉家軍一些不明真相的一線將士,反而有點懷疑人生了,還以為李定國部真的只是個誘餌,張獻忠解決了長沙,就能過來增援——
而實際上張獻忠早就認清了形勢,看到沉樹人來這麼快,戰船水面力量絕對優勢,他怎麼可能敢來巴陵跟李定國會師?當然是讓李定國有多快跑多快南下去跟他會合。
只可惜,這些問題不是一線將士能看清楚想明白的。李定國對內部的激勵騙術很成功,一下子讓廝殺進入焦灼,
哪怕官軍在傷亡上絕對佔優,近戰鳥銃火炮配合,至少打出五倍以上的交換比,可左子雄還是有點心疼損失。
血戰持續了一刻多鐘,左子雄數次看向在旁邊觀戰的沉撫臺的臉色。見沉樹人沒有任何表情波動,他也不知道這究竟是覺得他打得好還是打得窩囊,於是再次建議:
“大人,看來李定國治軍嚴謹吶,流賊是不是不知道他們已經要被分割各個擊破了?以至於士氣尚未洩氣?要不今日暫時退下來,再以他法攻心、慢慢摸清敵營人心真相?”
沉樹人略有深意地看了左子雄一眼,但他對這些戰術判斷也沒有絕對的把握,想了想,覺得能少死點人、更輕巧地滅敵,也不失為一個更好的選擇,就決定穩一手,弄弄清楚。
“我說過,術業有專攻,你覺得合適,那就去做。不過,如果退下來的話,就要提防流賊今晚逃跑——
說不定李定國就是想逃跑之前,怕被我們追擊全滅,所以非要咬牙死撐假裝很有底氣呢。如果我們能逮住機會,倒是能比此刻困獸之鬥,少付出點代價、多收穫些戰果。”沉樹人不褒不貶地說。
左子雄一咬牙,負起了責任,下令暫時鳴金。然後他也非常誠懇地注意了上司提醒的點,在退兵後立刻讓朱文禎的騎兵部隊組織巡邏、繞後,時刻盯緊一會兒天色徹底全黑後,李定國到底會不會虛晃一槍撤退。
……
一場激烈的正面硬扛攻營戰,暫時告一段落,戰場上起碼丟下了一兩千具屍體,還有更多哀嚎的傷員,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李定國部的。
要不是李定國騙了自己人,讓他們真的以為“張獻忠的計劃,是全軍北上會師、主動進攻吞掉沉樹人”,外加己方是狗急跳牆背水一戰,以流賊部隊計程車氣,是絕對撐不到這一步的。
各自收兵之後,李定國及麾下將領也不敢怠慢,依然時刻保持著對敵情的關注。
無防盜
沒過多久,白文選就來到中軍大帳,告訴了李定國一個噩耗:“二將軍,官軍雖然退去,但他們的騎兵活動範圍比此前更囂張了。
朱文禎已經繞到我們營地之南,甚至還擺出要在我們南邊重新立一營,這是要包圍斷我們後路。如此看來,就算左子雄收兵暫不攻營,越拖下去,我們就越難以突圍。
而如果按原計劃、立刻冒死突圍,肯定無法做到先隱秘拉開與敵的距離,走不出五里路,就會被朱文禎的騎兵發現、銜尾追殺的!到時候怕是都跑不掉了!”
“你是說,朱文禎已經大膽到敢繞我們的後路了?”李定國聞言,眉毛一擰,臉色陰沉了許久,牙齒左右來回摩擦了十幾次,才像是想到了一條對策,
“也罷,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然是兇險至極,只有死馬當活馬醫,走一步看一步了——你立刻挑選幾騎心腹死士,要肯當死間那種,最好是有家人在父王那邊食祿為質的。
然後,我偽造幾封父王給我的書信,讓他們先偷偷帶著繞開朱文禎的巡邏騎兵,滲透到南邊一點,然後再北上,主動‘不小心’被朱文禎抓住!明白了麼!”
白文選心中一寒,又琢磨了許久,才領悟了李定國這條計策,他也沒辦法,只好很快去執行了。
李定國偽造的“張獻忠給自己的書信”,被抄寫了好幾封,分別交給好幾個“信使”拿出去,一旦被抓住,無論是在出去的路上被抓住,還是在回來的路上被抓住,都得說自己是從南邊來的。
這些死士,未必都會如李定國預期的完成任務,說不定滲透出去後就跑了,但總有個別能完成任務吧。
李定國大營以南的湖岸邊,很快就出現了淅淅索索的摸黑騎兵滲透,以及巡邏隊的馬蹄隆隆,偶爾還夾雜著幾聲吶喊廝殺之聲、以及呼痛求饒投降。
果不其然,不到一個半時辰後,其中一些信就被朱文禎的騎兵巡邏部隊繳獲了。朱文禎只是略一過目,就立刻讓人送到了左子雄那兒。
左子雄也不敢自專,這種需要用腦子鑑別陰謀詭計的事情,他立刻就上報給了沉樹人,讓上司定奪。
沉樹人原本都準備休息了,只是大帳內一盞油燈尚未熄滅,左子雄進來後,他也不含湖,立刻重新披衣理事。
“原來李定國是真不知道我們的水師已經得手掐斷了他們的運兵航路?張獻忠的信使怎麼會跑這麼慢?現在才把命令送到李定國手上?”
沉樹人看到後,第一反應也是不信,不過他不會盲目下結論,而是立刻把朱文禎派回的報信人員,以及左子雄,還有幾個幕僚,全部召集到一起,仔細盤問、討論一下。
“問過信使了麼?只有這一個信使,還是說有好幾個?為什麼跑這麼慢、從長沙到這裡居然花了整整兩天多,問過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