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南嘉魚和王榭確定了很多後續方案,但是印刷的時候,還是先確認了兩個版本,原版和白話文版。
原版自不必多說,只需要編審進行校對即可,所以南嘉魚對白話文版非常上心。
因為王榭怕南嘉魚拖著病體自己上陣,所以王榭事先宣告南嘉魚不得參與具體翻譯工作。
反抗未果的南嘉魚沒有辦法,只得特意拜託蘇尋老爺子找人幫忙翻譯。
蘇尋老爺子接到南嘉魚的電話後,倒是拍著胸脯表示:“這還用找其他人,這事我就能幹。”
蘇尋作為文學大家,對於古白話翻譯現代文自然是手到擒來。
所以對於蘇尋的毛遂自薦,王榭和南嘉魚自然是放心的,只是擔心他的身體能不能受的了。
不過老爺子接到人物後,整個人就興致勃勃的忙碌了起來。
為了在古文和現代文翻譯間的嚴謹,老爺子甚至還揪著一位專門研究三國史的老兄弟在旁幫他查漏補缺。
畢竟書中對於一些當時的人物、地理、行為以及日常用品的描述,是不是需要翻譯,翻譯的話要如何最準確的表達,也是翻譯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那位專門研究三國史的專家剛開始還對此事嗤之以鼻,不過在真正看到成書後,很快也就沉浸了進去。
王榭曾聽南嘉魚說過,這兩個老頭子在書房裡經常為了一個詞語或者一句話吵架。
因為有的東西蘇尋覺得需要翻譯:“這玩意不說清楚,讀者怎麼知道是什麼意思?”
老專家則是據理力爭:“這句話狗都能看明白,翻譯了反而失去了那種韻味。”
蘇尋氣不過:“想要韻味去看原著啊,這可是最簡單的白話文版本,說不定很多學生都要看的。”
老專家也是跳腳:“翻譯也要遵守基本法。”
反正王榭聽起來覺得聽有意思的。
而且這兩位也算得上是廢寢忘食了,僅僅不到一週時間,就已經翻譯完畢。
星光娛樂,29樓。
看著王榭大致翻完白話文版本的樣本後,南嘉魚就有些期待的開口了:“我已經看過了,比我想的好多了,你怎麼看?”
王榭其實已經和系統提供過的白話文版本大致比對過了,這兩個老頭子確實乾的不錯。
所以王榭也是笑著開口:“沒有問題,不過...”
南嘉魚有些著急:“不過怎麼?哪裡還有問題嗎?”
王榭點點頭又搖搖頭:“白話文針對的群體是普羅大眾,所以內容沒有問題,只是回目的標題還需要再簡化一些。”
南嘉魚若有所思:“對哦,我們沒想過標題的事情。”
隨後南嘉魚就乾脆的起身:“我這就找兩位老師再商量商量。”
“不用。”
王榭乾脆的制止了南嘉魚,然後直接用鋼筆在每個標題旁邊寫了起來。
“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改為了“第一回,劉關張桃園結義”
“……”
改完后王榭就將改好的樣稿遞給了南嘉魚:“你看看怎麼樣?”
其實王榭改的時候,南嘉魚就已經在旁邊看著,並且一一和章節內的內容對應上了。
所以她接過來後也是直接開口道:“可以,沒問題,我也剛剛在心裡試過了,沒有更好的了。”
王榭點頭,這可是建國初期很多老專家、老教授一個字一個字琢磨的,當然沒有問題。
忙完了所有事情。